感冒了先别乱吃药,这些问题你需要知道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baidianfeng51.cn/about/baidianfeng51hz.html 最近降温,经过小区的时候经常听见老人家问:“丫头啊,我最近感冒了,吃点啥药好啊!”感冒了就要吃药?这个药可不能够乱吃哟!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看,感冒了,应该怎样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先辨寒、热、虚、实,再对症用药,或祛邪,或扶正,一般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内寒外热型的感冒。 一、风寒感冒多发生于寒冷的秋冬季,主要寒邪入侵所致。主要表现为:怕冷畏寒重、咳嗽发热轻,流清鼻涕,舌苔白色、白色稀痰、口不渴、身痛头痛、咽喉痒、疼痛轻无汗;一般临床需以辛温解表驱寒宣肺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苏黄止咳胶囊、麻黄止嗽胶囊、橘红痰咳液等。 二、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夏季,主要是热邪入侵所致,一般有体内燥热伴随。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涨痛、怕冷轻、多流黄鼻涕、口渴喜饮、咳嗽有痰(粘或黄)、咽喉红肿疼痛明显、舌尖边红、苔薄微黄、脉搏快、甚至有体温升高的趋势,有汗。一般临床需以辛凉解表,清热解表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胶囊,蓝芩口服液等。 相同点 不同点 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痛等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咽痒,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微白 风热感冒 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痛,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舌尖边红 三、内寒外热由于当代人的饮食和古人大不相同,尤其是炒菜时必放的十三香、葱姜蒜,辣椒等,导致大部分人都有体内积热,所以很多人得了风寒感冒后,可能在数小时或者两三天就出现外有寒症导致的怕冷,又有内积热出现的黄鼻涕、黄痰等情况,这种患者再等几日就会彻底转为风热感冒。外寒内热的感冒其实是现在的主流。也可以这样理解,最初的风寒感冒如果治疗不及时、治疗不恰当,或受患者体质影响,或受周边环境影响,很容易导致“寒邪入里化热”,从而由风寒感冒转化为风热感冒,此时,仍要根据症状来判断,现在处于感冒的什么阶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中医怎样理解感冒及如何选择药物? 中医的概念中,感冒属于“表证”,即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浅,“解表”一词常在中药的说明书中出现,顾名思义是解除表证的意思。 根据中医理论,风寒感冒要用“辛温解表”的药物,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里的“辛”指的是药物的性味,辛香、芳香,辛香走窜可以祛风,治疗外感病证要通过香药来疏散风邪,至于是“辛温”还是“辛凉”,可以简单理解为: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寒药。 从痰液的颜色辨证 痰液的颜色 辨证 白色的痰 一般有风、寒或者湿。由于着凉染上风寒的患者在初期一般痰液色白,有些吐出的痰中有空气泡。痰和鼻涕一般为相同的颜色,对证解表,去风寒,收效一般比较快。 黄痰 一般有热,要辨别热在表还是在里,需要的时候表里双解。 灰色的痰 多为痰浊,治疗的时候就要辨证化痰去湿,升清降浊。 痰液白中带血 属于虚寒,在解表的同时需要扶正补虚。 痰液黄中带血 肺热,清解的力度可以适当加大一些。 痰液中有脓血 痰热盛,就是中医所说的肺痈,西医所说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化脓感染或者化脓性肺炎就属于这个范畴,治疗的时候需要加强清肺热的力度,使患者咳出脓液。 从痰液的稀稠来辨证 痰液的稀稠 辨证 痰液稀薄 主寒症,一般是风寒或是虚寒,辨证时要审清病因。 痰液浊厚 一般是湿,如果又浊又黏,则要看一下是否兼热。 痰液黏稠难咳出 是热、燥或者阴虚的表现。 从痰量多少辨证 痰量 辨证 痰多 一般是湿饮。患者少饮,或者渴不欲饮,可以与全身症状以及脉象互相结合来确定。 痰少或者无痰 可能是阴虚、燥,这类患者的舌苔也比较干,舌质红,尖边红,患者多有主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等症状。 从痰液气味辨证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金也”的观点,指导医家探求咳嗽的多种病因,五味分属五脏,痰液的气味有助于找出咳嗽的本因或者提示病变的脏腑。 气味 病变脏腑 痰热腥浓 热盛在心在肺 有甜味 病在脾胃 有咸味 病及肾水 有苦味 累及肝 以上种种,辨证时应予以兼顾 治疗咳嗽不能只求止咳,更要注重排痰,否则容易闭门留寇,咳出痰液后要注意观察,根据痰液的特征与四诊相参,辨清虚实,分清轻重缓急,分证论治。有些体虚的病人气血不足,有痰难以咳出,应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物理排痰,重视护理工作,尤其是小儿患者,慎防窒息。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江智仁海珠区南石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师 编辑:郭芳海珠区南石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药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gn/9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爱打人不听管教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
- 下一篇文章: 小分子肽独树一帜的吸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