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新节点,明晰发展大方向中国纺
站在历史新节点明晰发展大方向 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年,走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年,必将是被历史铭记的一次进发。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延续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紧紧围绕“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行业新定位,在这一年里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文化创新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质量发展实现实质性进展。 前瞻年,将是一个形势更为复杂、挑战更为艰巨的新历史关口。中国纺织工业需要明晰变局、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之中,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产业的价值创新能力,全力推进行业由大变强。 新年伊始,特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寄语新年,以权威视角,前瞻年国内外趋势及行业前进目标,为新一年指明方向。 高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 产业转型升级 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纺织行业整体上继续延续了中低速增长的趋势,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上半年从原料到市场都没有大的起伏,行业运行可以用“稳”字来形容,从原料端来说,棉花、化纤、羊毛、丝绸价格比较平稳;从市场来说,出口也略有增长,制造环节表现稳定,经济效益大体稳定。下半年的“变”主要体现在中美贸易摩擦对行业的影响,尽管实际影响不大,但造成人们心理“恐慌”,波及到服装出口。尽管年9、10月份行业出口表现不错,实际上,主要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很多订单“抢出口”的结果。11月开始,服装出口又呈现负增长。从国内消费市场看,整体增长趋势较好,在外贸走势下滑的预期下,企业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开拓力度。内销的增长弥补了出口下降,因此从行业整体看,年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一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首个重点任务。会议提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实体经济、制造业的重视。必须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抓实抓好,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大做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还提出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际上,纺织行业随着自动化、智能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提升,用工量减少,及一些中小企业关停,出现不少员工下岗现象,一些人员流向了大企业,还有一些人员流向了需求比较多的服务业,而没有出现大的社会问题。未来随着社会流动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就业形势将会比较严峻。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也是对我们纺织业的要求。 区域结构调整也是就业结构的调整,我们要落实中央就业优先的社会政策。目前在河南出现的“巧媳妇工程”用工量大幅增加,不少技工都是返乡人员,山西、新疆、宁夏、云南等地也都推出了类似结合精准扶贫,吸纳就业的措施。在产业经济中低速发展的形势下,区域结构调整将加快,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将促生新的产业集聚,纺织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组织原有的产业集群提升的同时,培育和扶持新的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升级中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前我们多采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今后,我们更多的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因为我们大多数产品和工艺技术装备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水平上的提升今后只能依靠自已。在一些高新纤维、高性能纤维技术方面引进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只能以自主研发为主。在准确的产业定位下,思考未来发展路径,就是以自主创新为主。 中美贸易摩擦对纺织业的影响,从短期看,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待观望将对上半年的订单产生直接影响。从长远看,中美贸易摩擦会促使我们加快全球布局的步伐。 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纳入新时代的强国战略体系。长期以来,纺织工业具有完整的军工配套体系。军品在纺织业中占比较小,但科技含量、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武器装备、防护用品要求更高。通过军民融合,民用纺织企业参军,带动纺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质量提升。下一步,纺织工业将制定《中国纺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以更系统地推动军民融合工作。 年是建国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基本建成纺织强国的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纺织业发展也将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为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利好。面对新形势,企业要加强微观主体活力,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中纺联将加强调研,摸清行业情况,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为中国纺织业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与时代同行 引领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纺织工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40年来改革开放的厚积薄发,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同时,也来到了一个形势更为复杂、挑战更为艰巨的新历史关口。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年,我们重温了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也经历了几乎缠绕整年的贸易摩擦纷扰;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也必将经历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考验。 中国纺织工业,从来不是现代化之路上的“缺席者”、“迟到者”、“追赶者”,今天更是以巨大的发展成就、丰富的发展实践、宝贵的发展经验,成为产业现代化的“示范者”。回顾全年,国内宏观基本面总体稳定,虽转型阵痛与外部风险并存,纺织行业仍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国家对解决民营和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对深化产融合作、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更为企业家增添了信心。展望年,持续升级的内需市场仍将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首要动力,即便受到全球流动性收缩、贸易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影响,行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动力将比以往更加充沛。 当前,世界发展新旧动能正在转换、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正加速调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阻碍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环境的复杂性提升。在充满不确定性、不对称性与不稳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经济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一是融合。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深度交织,跨领域、跨区域合作成为常态,世界经济深度关联;二是制衡。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全球分工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利益格局更趋复杂。三是刷新。世界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创新成为常态,技术创新引发的模式变革和效率提升加速了行业格局变化,市场快速变化使得初创企业生命周期大幅缩短,产业生态快速演变。四是重塑,知识经济重塑格局。值得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xw/2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4个很冷门的专业报考人数少但
- 下一篇文章: 司机大哥注意今日开始至1月4日将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