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记肠粉并不难找。

华贵路一条单行道,走到中间路段右手边,华贵路93号,就是这家肠粉店。

店面不大,但两面开门,招牌不闪耀、伙计也不吆喝,但水汽腾腾飘着厨香,师傅一抽一屉接着忙活,每到饭点就座无虚席。

“老板,要不要谈谈你们的肠粉?”实话说,老板并不理会你,也没有时间理会你,客人一个接着一个,店里的伙计们也各自忙活着,都是年轻人,却清一色“熟手工”。

源记肠粉店供应肠粉和粥两种食品,但肠粉并不是茶楼餐桌上的“布拉肠”。这里的肠粉,属于“抽屉式”肠粉。

其实,

在很多老西关的印象里,

抽屉式肠粉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童年印记,

也是小时候内心好奇的一道风景线。

“小时候,爷爷逢周末都会带我和姐姐去吃肠粉,吃什么肠不记得了,但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我都会跟姐姐围观做肠粉的师傅一抽一抽地刷肠粉。”80后小枫早已搬离西关,当天他到荔湾办事,特地赶了个早到源记吃肠粉。“现在很多地方的厨房都是看不到的,但这种烟火气十足的景象,我还是很喜欢,爷爷已经走了好多年,我每次到西关都吃个肠粉缅怀一下童年。”

看着师傅舀一勺白白的纯米浆倒到四四方方的板上,迅速晃动几下,等米浆在板上分布均匀,紧接着塞进抽屉式的铁柜,一板接着一板塞进去……

稍等片刻,师傅又一板一板从铁柜上抽出来,白白的米浆就变成了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米粉布”,只见他用铁铲子灵活地把“米粉布”叠起来,中间一砍,然后往盘子里一放,拿起酱油瓶,一溜过,也就是广东人喜爱的“斋肠”,也有客人会要求自己放酱油,端着一盘白花花的“斋肠”一边吃去。

曾经有人不解:

为什么广东人会喜欢吃什么都不放的斋肠?

事实上,

吃过斋肠,才能真正品到肠粉的味道。

“这样的肠粉,基本都是用米浆做的,很健康,就等于吃白粥一样,但口感又很好,滑滑的,还带着米香味。”街坊曾生说。当然,吃蛋肠或者肉肠的也大有人在。在舀米浆之后,师傅就会根据客人需求,迅速得让你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往“米粉布”上均匀地撒上了猪润、牛肉、叉烧或者冬菇等材料,如果要吃鸡蛋肠,你就可以看到师傅单手敲蛋然后速度搅匀,材料放好了铺匀了才会塞进铁柜里蒸,出来时又是香喷喷的味道。

这里还有一种吃法,是很多肠粉店没有的,也是许多外地游客无法理解甚至是惊呆的,那就是“油炸鬼”+斋肠。

“为什么油条可以这样吃?”很多时候,只要能吃、有人吃,老板和伙计懒得跟你解释。

“口感好咯,这里的肠粉又薄又嫩,包着韧劲十足的油炸鬼,好正啊!”老街坊龙叔一语道明个中乾坤:“这跟北方人用豆浆送油条是一个道理啊!”

源记的街坊生意一直不错。“晚上好多时候都要排队!应该是开通宵的,总之我试过十二点多经过都好多食客。”附近上班的肖先生每天都会经过华贵路,每周都会在这里坐下吃或是打包一碗源记的靓粥。

“有时候猪肝粥,有时候骨腩粥,他们家的粥料很足,最关键是肉吃起来一点也不腥。”源记肠粉店里无论是肠粉还是粥,每一样的单价基本都不超过十元,所以大多街坊都会“粥+肠粉”这样搭配着点。就这样,两味独沽,源记肠粉店在西关一开就三十多年,并无分店,也不搞连锁。提到源记肠粉受欢迎的原因,有的街坊认为是地段,有的街坊觉得因为实惠,但更多街坊认可的是出品。“肠粉真的不错,又薄又嫩。”街坊兰姨就是源记肠粉的常客,她透露:“其实这里的酱油,也是一绝,跟其他肠粉店是很不同的,识货的就能吃出来,特别香甜,配肠粉极佳,我有时候在这里吃粥,也都会加一点酱油呢!”

此外,也有街坊钟爱源记肠粉店的酸辣酱。

源记每张桌上都放着一瓶酸辣酱,当食客觉得肠粉有点油腻时,加一点酸辣酱就能解腻提味,就像你匆忙不知所措或是恍惚心有所牵的某些早晨,在小店的角落坐下来,点一碟适宜口味的肠粉,看着师傅一勺一勺舀米浆,往事也就随着米香从一抽一屉的水汽间涌上来了……

——更多精彩——

利民生:荔湾首批3宗加装电梯项目各获10万元补贴

赞好人:他专注公益几十年,捐赠物资达万

听故事:为什么说西关大屋是真正宜居之地

品粤剧:这个粤剧学校只有一个老师

赏美景:荔湾文艺小众景点盘点

找好吃:西关新四大“老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ry/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