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品读怒江美人澎湃在线
< 在程十发那色彩斑斓、兼工代写的云南风情画系列中,鲜衣红裙、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形象,是最令人难忘的抢眼妙造。犹记十余年前与一位美术评论家在茶社闲谈,听其述及程氏画中这傣族少女形象,云灵感得益于“怒江美人”。初闻,以为“怒江美人”是指生活在怒江畔的一位漂亮女性。日前读程十发传记,方知“怒江美人”原来竟是生长在当地野外一种小花的名字。 程十发的花卉图 据说,程十发艺术发展重要一步,是一九五七年的云南之行,在孔雀之乡的傣族聚居地,他意外寻觅到了创作新天地。有一天,他刚过怒江,便在群山中见到一种不知名小花,万绿丛中一片红,蓬蓬勃勃地绽放树间,生意充盈。他向同车一位土著请教花名,得到回答是:“怒江美人。”“哦!”程十发惊叹于花名与红花竟是如此贴切。云南之行后不久,程十发到了广州,在街头重见曾引发他惊叹的“怒江美人”……顿时灵感迸发,换位移情,盛开树间的蓬勃红花化作了婆娑凤尾竹下的傣族美女,从此屡屡出现在程十发笔下,成为风格独特的“程家样”。替程十发作口述传记的郑重回忆,年已八十三岁的程十发在“三釜书屋”接待他时,曾深情描述当年结缘“怒江美人”的情景,尽管时光逝去已近半个世纪,老画师依然陶醉在温馨旧梦里,慨叹不已的喃喃道:“去的时间太短了,时间能长一些就更好了。”可见,老人对此花萦记之深,真堪谓蚀骨难忘。 带着好奇,连翻了几部植物大辞典,希冀一睹“怒江美人”芳容,遗憾的是,未发见任何相关资料。或许,“怒江美人”仅是当地百姓对这种花的俗称吧?而收入辞典的植物,只著录其中文、英文、拉丁文学名,凭俗称或别名检索,自是难以寻觅。在这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一种从未谋面且几乎完全与己无关的小花,竟能让人产生不惮翻阅辞典去探视其貌的兴趣,想来完全是因为这花名的别致吧。“怒江美人”的起名手法直白而大胆,仅是将两个名词简单复合,但由于“美”“怒”同嵌,便极易让读者或听者产生一种视觉上或听觉上的冲击力,因而也便于记取。 大理的水性杨花 云南是一片神秘土地,生长很多名字怪异而姿形别致的植物,如:“鸽子花”“豹子花”“驴蹄草”“独一味”。我与怒江缘吝一面,却有幸去过丽江。行走当地,常见路边河面上葳蕤生长着朵朵白瓣黄蕊的小花,密密匝匝,煞有气势,套用郭沫若《卜算子·咏梅》句略作改易,真是“万白千黄结队来,遍地吹军号”啊!伊的茎特长,竟一直从湖面延至湖底,惟留花朵妩媚探出水面,欢快的向着太阳。当地人给伊起了个怪而俗的名字:“水性阳花”。像称赞某热水器的广告词:“随心所浴”;称赞某加湿器的广告词:“湿出有名”;称赞某摩托车的广告词:“骑乐无穷”;称赞某电熨斗的广告词:“百衣百顺”……一般,“水性阳花”也是个据成语点化而来的新词,写实得很,不存半点暧昧想象空间。 “怒江美人”作为一种野花,因程十发撷之作为画中傣族美女的代称而声名远播,至于其有何实际效用,则不得而知。但“水性阳花”在生活中的作用,凡到过丽江者,却必有真切感受,那就是作为一种野菜,它正被凉拌、做汤、清炒,以供天南地北的游客食用。 “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12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咸林智慧运维小人物的小幸福
- 下一篇文章: 陇南市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不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