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呀,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这怎得了?若你遇到挫折,感觉踏不过去了,不妨学习学习李白。大诗人李白一生的遭遇困境如何?皇帝一个不高兴,将他贬谪,被贬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婚姻、事业至关重要。可中途被贬岂不是事业受到损伤?事业损伤了又如何?那些东山再起的人比比皆是,一时的得与失算不得什么。这辛酸苦楚的贬谪之路不但没能击垮李白,反而成就了他一番潇洒的写作事业。游山玩水,饮酒写诗。是的,李白许多的诗歌均是在他喝醉时写出的,但他喝酒喝醉大多时候是在他出游,在他历经人生许多挫折之时,正如我们工作、学习、恋爱不如意时,灵感便来了,豪情壮志便来了,挥笔写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第一个别称——李十二李白,又名李十二,英文名:LI12。“十二”二字为何能成为李白的别称?这很现实,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家族若是门丁兴盛,必是兄弟姐妹众多,而李白在家族中排行十二,便称“李十二”咯。唐代著名诗人,也便是李白的老铁杜甫有一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当中的“李十二”便是指李白。同时,李白后期移居于山东,故又称“山东李十二”。第二个别称——李翰林唐代唐玄宗时期,广招文雅学士,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出类拔萃者当以“翰林”之称,掌管皇帝所颁发的机密文件,官职不小,荣誉加身。基于它参与国家机密,故而翰林学士有一定的权力。才华洋溢的李白自然能凭靠真本事获得“翰林”之称,故又有了“李翰林”。第三个别称——李供奉“供奉”是个啥?是官职还是人名?论此先得论上述,上面谈到“翰林”,它是个古代的学位名,“供奉”亦是如此。据载,李白在被召进入宫时,唐玄宗亲自迎接——降辇步迎——表明对李白极大的尊重。有才华的人到哪都会得到认可的,若是上头人能发现他的才华,说明此上头人也必然是个有才华之人,有句话叫做——慧眼识英才——我有本事,但你发现我有本事,说明你比我本事更大嘛。唐玄宗考问李白一些当今事务,李白便根据半生的饱读以及长期以来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回答得行云流水,口若悬河,唐玄宗大喜,封李白为“供奉翰林”,职务:草拟文告,参与机密,陪侍皇帝。第四个别称——李拾遗“翰林”、“供奉”是个学士名,之前不了解,但听笔者一一细说便也懂得,可“拾遗”又是个什么呢?拾取、遗失,这两字逐字翻译起来,就像在找回忆似的,究竟是啥?还请接着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仅有“李拾遗”,更有“杜拾遗”!“杜拾遗”便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李拾遗”则是李白。原来,武则天垂拱年间(‘垂拱’乃唐睿宗的年号,但由于睿宗政权被武则天独揽,故多用作武则天年号)设立一种官职便是“拾遗”,讲白了它是一种谏官,谏,即规劝(尊称,对象大多是君长)谏官即规劝君主过失便使其改正的官吏。古代文人所干之事莫过于此。李白、杜甫才华洋溢,自然胜任此职。不过,知道此职位的朋友应该不多吧?第五个别称——诗仙诗仙李白,诗仙李太白。这个众人皆知的别称,相信无需笔者过多介绍,小学便已熟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外号诗仙。与之类似的还有杜甫,外号老杜以及诗圣。若不作细细推理,大诗人李白的诸多外号别称大家可能不知晓哩!在这五个别称中,最后一个众人皆知,倒数第二个知道的人几乎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1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