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伴中医药专栏中药系列艾叶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英医院人向您致敬! 艾 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自古以来在民间的习俗、传说、典故中就有避除瘟疫,驱蚊,止血的作用,历代医药学家对于艾叶的临床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 关于艾叶的传说 唐朝末年,黄巢率农民军起义。起义军队打到河南邓州城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形,黄巢乔装扮成老百姓去察看地形。这时,他看见逃难的人群里走过一个农村妇女,手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怀里却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男孩。黄巢很是纳闷,便上前去询问:“你为什么拉着小的,却抱着大的?”那村妇说:“县衙今天挨门传令,说黄巢马上要血洗邓州!大的这个孩子,父母都已经被乱军杀死,如今只剩下这根独苗了。小的这个是我的亲生儿子,万一黄巢追来,我宁肯丢掉自己的孩子,也要留下邻家的这根独苗。” 黄巢听了,为村妇的大义所感动,他对村妇说:“我黄巢专和官府作对,决不伤害无辜百姓!”说着,他拔出佩剑一挥,砍倒路边两株艾草,交给村妇说:“大嫂,你快快回城传话,让穷人门上都插上艾叶,有这个记号,保管不会受到伤害。”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当晚穷人家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 第二天正好是五月初五,农民起义军攻下了邓州,杀了县官,而老百姓却没有受到一点伤害。从此,端午节插艾叶可避免灾祸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关于中药艾叶 始载于《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艾叶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收以灸病,甚验。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草医”。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河北,传统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成为“蕲艾”。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特点: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蛛丝状短绵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以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叶厚、质柔软而韧、香气浓郁者为佳。 药材多皱缩,破碎,有短柄。 关于艾叶的功效应用 在古文献《名医别录》中“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 在《景岳全书》中详细记载:“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由此可见,艾叶在古代就有了比较明确而广泛的应用,现代应用也是对其继承和发展。 艾叶其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可祛湿止痒的功效。 临床应用 1.因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的要药,适用于虚寒型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 2.艾叶入三阴经直走下焦,温经脉,暖宫,散寒止痛,尤善调经,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如下焦虚寒,月经不调,宫冷不孕等。 3.为妇科安胎之要药;治疗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4.其辛香苦燥,局部煎汤外洗具有祛湿止痒之功,可治湿疹、阴痒等皮肤瘙痒。 艾叶的其他应用 做香囊 准备材料:新鲜艾草、布料、针线、绳子。 步骤方法: ①晒艾草:将新鲜艾草洗干净晒干。 ②将晒干的艾草切成小段,选取艾草叶部分,尽量不要选梗。备用。 ③裁剪布料:裁剪一块长20cm/宽10cm里面左右的布块。 ④缝制香囊袋:将裁剪好的布块反面对折,缝好两边,另一边留着。 ⑤卷边:在留着口的那一端,分别缝上两条绳子,以往两边拉可以收紧形成一个口袋的方式缝起来。 ⑥香囊缝制好了,就可以在里面装满前面我们准备好的干艾草。将艾草填得满满的,然后系紧香囊,那么一个艾草香囊就做好了。 制艾绒 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由菊科植物艾叶的干叶制成,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 吃艾叶 艾叶煮鸡蛋:新鲜艾叶洗净、煮水、捞出,放入鸡蛋煮熟,最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对于存在宫寒的女性来说,适当食用艾草煮的鸡蛋,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经期紊乱、月经量少的问题。 艾叶生姜茶:新鲜艾叶洗净与红枣、生姜、红糖等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即可。适当饮用可改善手脚不温、四肢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 艾叶青团:是一种常见的传统节日食品,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的团子。 供稿:聂佳棋 编辑:张璇 审核:王宗宝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jj/10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酱香珍酒53度,天朝上品柔和酱香53度5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