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蒋勋细说红楼梦126
体弱儿童怎样度过“秋冻”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zhongyizixun/14271.html声明:音频版权系蒋勋先生所有 蒋勋细说《红楼梦》 作者 蒋勋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 贾瑞的死亡 “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涨,口中无滋味,脚下如棉,眼中似漆,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这些病症其实表示他的身体已经完全虚了。贾瑞半夜会梦到凤姐,自己常常自慰,结果白天精疲力倦。“下溺连精”是征兆,小便的时候精液也流出来了,贾瑞已经得了重病,而病源是他自己的纵欲无度。病情越来越严重,咳嗽的时候痰里有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纵观我们的文学史,尤其是现代小说里,有很多对恋爱、爱情、性的描绘,但是对情欲、对欲望的描写非常少。这种欲望很多时候不一定要有对象,它是自己身体里的动物性的一面,作者写贾瑞的这个部分其实是在谈人自身的生理问题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胡说乱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接下来时间转了,“倏忽又腊尽春回”,冬天过完了,春天来了。贾代儒也忙起来,各处请医疗治,都没有效果。我们在这里又看到秦可卿的命运在重演,不是讲“病就是命”吗?治得好病,治不了命。他的情欲是一个性格悲剧,是治不好的。后来贾瑞就吃“独参汤”,就是独一味中药——人参。古时候人相信病到最厉害的时候,就要喝参汤,认为人参是最补元气的。当然这也是说,贾瑞已经不行了。贾代儒是一个私塾里面教书的穷教师,他哪里有这个能力?下面作者特别安排了一段,又把贾瑞的问题带到凤姐那里去了。 贾瑞是至死不悔,凤姐是至死不悟,凤姐就是不给他人参。其实所有的人参都控制在凤姐手上,她不是跟秦可卿说过,别说一天二两,你就是要吃两斤也有啊,可是等到贾瑞家来要的时候,她就说没有。贾瑞和秦可卿之所以一定要写在一起,因为中间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王熙凤。 凤姐发狠不给贾瑞人参,硬要把他往死里整,她觉得贾瑞得病是活该,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对他的病也有责任。这里就可以看到所谓的因果,或者说这是一个恶缘,这个恶缘如果还有下一世,凤姐大概会很惨。读《红楼梦》的时候,你会觉悟,就算一个人自己再有理,都应该待人宽厚。王熙凤觉得自己很有理,她得理不饶人,可不饶人是有报应的。 人性的各种悲剧 贾代儒往荣府来,希望讨一点人参,王夫人命凤姐称二两给他,凤姐回答说:“前儿新近都替老太太配了药,那整的,太太又说留着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偏生昨儿我已送了去了。”这当然是敷衍,事实上她是嫌恶贾瑞,恨不得他早点死了算了。王夫人道:“就是咱们这边没了,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凑着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王夫人是念佛的人,心存慈悲,她知道王熙凤平常也蛮大方的,不知道怎么这一次这么小气,但是她相信了王熙凤的话,提醒她去凑一凑,在王夫人看来,贾家这样的人家,怎么会凑不出二两人参来呢。可是王熙凤心里有一个结——她恨贾瑞。因为她心高气傲,她觉得我是何等门楣的人,你凭什么来追我? 如果说贾瑞有一个当局者迷的“迷”的话,王熙凤也有自己难悟的“迷”。贾瑞是那种父母早亡、家势卑微、一生受侮辱的人的悲哀;王熙凤则是千金小姐、富贵太太,永远是高高在上,去整别人的,身上永远带着傲慢之气的“迷”。这个时候她就不能稍微厚道一点吗?在她的心理上,她觉得自己的身份跟这个人如此不同,连喜欢她都是侮辱她,所以她心里非常恨贾瑞。 《红楼梦》的精彩在于,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各种悲剧,王熙凤绝对不知道自己有一个悲剧根源——她骨子里高人一等的傲气。人参一定可以救贾瑞吗?肯定救不了,他的悲剧命运是势必要走向死亡。可是在王熙凤看来,人参可以救贾瑞,她不给,是存心想要他死。 凤姐也不在意王夫人的劝,“也不遣人去寻,只得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说:‘太太送来的,再也没了。’”她说是太太送来的,绝不说是她送来的,她根本不想跟这个癞蛤蟆有一点关联。 人世间每一个的生命,都自有其贵贱贫富,可在曹雪芹的眼中,已经毫无差别了。每个人在受他自己的命运的苦。不同命运的苦,都是不自知的,同贾瑞的不自知一样,王熙凤也不自知。 贾瑞的冤孽之症 然后王熙凤回复了王夫人,只说:“都寻了来,共凑了有二两送去。”王熙凤在说谎,可她仍然会在王夫人面前做得很周到。与贾瑞从头到尾都在讲实话对比,王熙凤是一直在说谎。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在十二回是要我们同情贾瑞的,贾瑞虽然活得这么难堪,但其实是一个值得同情与悲悯的角色。 那“贾瑞此时要命心胜,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他才二十岁,要他死,他当然不甘心。对于一个强烈渴望活下去的年轻人,临终时会很苦很苦,因为他还有那么多梦想,那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那么多没有做过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那么多欲望的话,走的时候应该会比较平静一点、安心一点的。 “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孽之症。”《红楼梦》里每当某个角色的人生处于最迷茫的时刻,就会有道士或者和尚出来。《红楼梦》其实是一部非常不支持儒家立场的书,作者相信真正可以救助人的是道家与佛家,因为它们可以让人大彻大悟。书中来点化世人的人不是癞头和尚,就是跛足道人,他们总有一部分是残缺的。那残缺代表什么?代表他经过人世间的沧桑,受过人世间的磨难,所以他修道成功了,只有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宽容。太过顺利的生命,其实不容易有领悟。他的意思是说当你有身体上的痛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悲悯。这都是佛、道的一些思想。 这个跛足道人说能治冤孽之症,而贾瑞和王熙凤之间就是冤孽之症。东方世界,讲到冤和孽的时候,大般是说不可解。贾瑞得的不是普通病,是一种冤孽,不晓得前世造过什么样的孽,这一世要还债。 林黛玉要还债,因为贾宝玉当年灌溉过她,所以这一世她一直哭,用眼泪来还,这是一个比较美的善缘。贾瑞的冤孽就是要用一滩滩的精液去还王熙凤,他们之间是肮脏的恶缘。眼泪和精液有什么不同?都是人体的一部分。我们只是看到还泪的美,看不到还精的难受。注意,作者在写两个东西:情和淫。林黛玉还泪和贾瑞还精都是冤孽,只是形态不同,这是作者真正要讲的。 贾瑞在病床上听到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那位菩萨来救我!”贾瑞希望有最后一个机会。可是《红楼梦》告诉你,连菩萨也不能救人,人最终还是得自己救自己。跛足道人并未能救贾瑞,他跟贾瑞说镜子你只能看反面,不要看正面,可是贾瑞偏偏做相反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被情欲折磨的人会痛苦到什么程度。读到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曹雪芹真的是大彻大悟了,他告诉你菩萨也救不了人,菩萨不过是来点化你的,能不能做到,是你自己的事情。 -END- 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gn/4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文学评论裹挟着灵性的守望与行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