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蓝琴坊bull琴声十六法上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东坡《行香子·自述》 ◆◆◆◆ 在中国文化中,琴棋书画被视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有“文人四友”之说,而琴居于“四友”之首。 琴棋书画并举,在于其意境的相通。对于意境的欣赏修炼,除了累积的文化素养外,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冷谦又称冷仙,精音律,善鼓琴。他的名著《琴声十六法》为古琴演奏鉴赏提供了入门的口诀。 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字诀,述操琴之要。 冷谦的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十六个审美范畴,为琴乐的审美与表演作一归纳和依据。 在每一个美学范畴之下,详细地论述它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的本质与现象和美感特征分析古琴的美。 综合所述,可组成风格、意境、道德、技巧几方面的四组: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 第一组轻、松、脆、滑为注重于外在演奏风格的描述。 轻 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最难。力有未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佳。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於清实中得之。 “轻”论述了技巧和意趣表达间的相互关系。 古人注重轻,而用轻的时候,易“力有不达”,致其所得之音“浮而不实,晦而不明”。 因而,抚琴起调当以中为主,是不偏不倚,轻重损益拿得体,贵在恰到好处,即音之中和。 要在得音坚实、纯净的基础上取轻。下指不能过重,也不能力有不达,亦要干净而无杂音。 想要取音清实,要特别重视左手之功。弹按音时,左取音不实,弹泛音时,取音不正,或触弦力度不合理,都得不出清实之音。 轻与重是相互依存的,所以,轻重宜相间使用,轻而不浮,重而不拙,则妙趣自生。 松 即吟猱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吟猱之巨细缓急。俱有松处。故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松活则意畅。其趣如水之与澜。其体如珠之走盘。其声如哦咏之有韵。可以名其松。 “松“论述了论吟猱动荡的技巧论。 “琴之妙趣,半在吟猱”。松,即吟猱控制圆满,左手取音方正坚实,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 吟猱是控制韵的。韵补声,并使声更加传神。声与韵,恰如水与波澜一般,本为一体又能相辅相成。 吟猱动荡的动作,要象珠在盘中滚动一样,毫无滞碍。 关于按弦取音的力度,如只求灵便,而力有不达,会取音虚浮;只知用死力,发力不合理,会胶而不灵。 若想做到松活,需要琴容端正与手势合理,做到合理的发力。 弹琴时身体正直,沉肩坠肘,左手不可悬腕,将手臂的重量贯注手指之上,自然情联意畅。 脆 脆者健也。於冲和大雅中。健其两手。而音不至於滞。两手皆有脆音。第藏不见。出之不易。右手靠弦。则音滞而木。故曰。指必甲尖。弦必悬落。在指不劲。则音胶而格。故曰。声如金石。动如风发。要知脆处。即指之灵处。指之灵。自出於健。而指之健。又出於腕。腕中之力既到。则为坚脆。然后识滞气之在弦。不为知音厌听。 “脆”论述了手指与手腕力度灵活和弹性的技巧。 古以“弹欲断弦”,“按欲入木”来形容用力,意在左手按弦取音方正,而又不失松活。 一是指右手用力不觉,右手弹弦,指力苍劲,但要自然放松,用力而不觉。 二是指左手含藏不露,左手取音,要含蓄干净,但要坚实果断。 右手若靠弦而弹,得音会发闷,若下指无力,得音则会胶粘如有阻碍。所以下指弹弦,要干净凌厉。 用挑时,应以指尖触弦,而不可靠弦而弹。若弹按音时,左手取音,下指宜有控制,不可拖泥带水。 若想干净利落,凌厉果断,手指要灵活自如,用力必要合理,手腕的一坐一送之间,得到脆音。并不是一味以手指用拙力。 滑 滑者溜也。又涩之反也。音当欲涩。而指当欲滑。音本喜慢。而缓缓出之。若流泉之鸣咽。时滴滴不已。故曰涩。指取走弦而滞则不灵,不可无滑。有滑不可无留。意有在耳。 ”滑“论述了指法技巧在滑与涩表现上的技巧。 弹琴时,下指要稳,取音有控制,宜胸有成竹而后下指。运指宜速宜滑,往来动荡灵活无碍,不可拖沓。 指滑要用力合理,手取音走弦,既要按弦坚实,又要灵活无碍,干净利落。 如果音不涩反滑,则有油滑之腔,则显轻浮。如果指不滑反涩,则粘缓拖沓。 如果只一味求指滑灵活,失去了应有的顿挫,会导致音调浮躁、得音晦而不明等毛病。 能运用停顿后,则粘缓拖沓。往往是由于误以粘缓为静为雅,所以一味求缓。 第二组高、洁、清、虚为注重于外在演奏意境的描述。 高 高与古似。而实与高异。古以韵发。高以调裁。指下既静既清。而又得能高调。则音意始臻微妙。故其为宁谧也。若深渊之不可测。若乔岳之不可望。其为流逝也。若江河之欲无尽。若三籁之欲无声。 “高”论述了琴乐意境之深远高古。 高与古的意义相近,却也有不同之处。所谓“高古之风”,为高与古皆备。 古是通过音韵的质朴简净来体现。而高则是通过曲调的宽和清静来体现。 指下既静既清,而又能得古调,即所谓高。得古而未具高者,称为古朴。,才称为高古。 高,在于宁谧清静。如深渊之不可测。如高山之不可望。如江河无尽,意味悠远。如自然天籁. 若想得到高古之风,要从洁净宽大而得。下指宜干净简洁,宽和大度,则快慢都能得宁静之妙用。 洁 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修指之道。从有而无。因多而寡。一尘不染。一垢弗緇。止於至洁之地。而人不知其解。指既修洁。则音愈希。音愈希。则意趣愈永。吾故曰。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欲修妙指者。又必先自修洁始。 “洁”论述了琴品与人品之配合。 “洁”一是洁净,二是简洁。欲得妙音,必要先修妙指。“洁”字,说的就是修妙指的功夫。 所谓洁净,即右手下指干净利落,脆而声无滞碍,净而不杂客声。 想要取音干净,首先,下指要方正坚实,手要有控制,其次,在用双弹、拨剌等指法时,往往是得一按一散两弦的合声。 所谓简洁,是指取音弹弦,要音宜简净。而绰注都是修饰之音,不可喧宾夺主,不去追求不必要的修饰。 自心洁净是”洁“的基础,内心安宁,弹琴时也就不会去追求艳媚与繁促,则下指简净。 指净则弦洁,能得到最自然清静的希音,则意趣就更加隽永了。 清 清者。音之主宰。地僻则清。心静则清。气肃则清。琴实则清。弦洁则清。必使群清咸集。而后可求之指上。两手如鸞凤和鸣。不染丝毫浊气。厝指如击金戛石。缓急绝无客声。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月洁。湱然山涛。幽然谷应。真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清”论述了平和洁净的环境、心境等意境对操琴的重要性。 所谓“清”,即清晰、纯净。琴之美,在于其清雅之风。如果不得清音,也就不得雅度。 弹琴是指应在僻静的地方弹琴,心静气肃是清音的基础,如果弹琴时气质轻浮,也不能得清音。 清音是弹出来的。要想得音清实、运指含蓄简洁,在于一是琴容手形要合理,二是两手配合要得体。 琴容手形合理,不仅仅是美观,也是发力合理的基础。琴容手形不端正,发力则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左右手的相互配合,得清脆纯净之音的诀窍在于,不取拖沓的浊音;不求轻浮之修饰;不事艳媚俗响。 虚 抚琴著实处。亦有何难。独难於得虚。然指动而求声。乌乎虚。余则曰。政在声中求耳。声厉则知躁。声粗则知浊。声静则知虚。此审音之道也。盖其下指功夫。一在调气。一在淘洗。调气则心自静。淘洗则声自虚。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深渊自居。清光发外。高山流水。於此可以神会。 “虚”论述了“心静”与“声虚”内外因素配合的重要。 “虚”,是指不违清实之理,得到自然之音,即希声。 静由心出。欲得指静,先要心静。所以要先调心。由心而发于手指之上。 指下的弹奏时,需要注意:一是调气,二是淘洗。 气定则心安。所以气的调整,是心静的基础。 “淘洗”就是练指。指法经过淘洗,则音自静。练指必要中正简洁,纯净不染。 做到“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静不仅可以于慢中得,快中也可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ry/8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18岁前,必须拥有这8种能力,比成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