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有生之年的《细说中药》系列,在.5又准备开张了。

今年做了个重大的决定:报了个从零基础到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学习班,经历了年初的python和数学基础补课的痛苦,往向往的能力靠近。最近的状态基本上都是这些词汇:“沉迷学习,不可自拔”、“头发还在,起来继续干”、“梦里还在做机器学习算法”。

但是,完成中药写作的念头,时不时会出现、提醒自己(包括梦里自己死掉后内心os是没写完中药之类)。给自己的阿赖耶识跪了,决定继续完成它们。感谢各位朋友的守候,静候我继续“营业”。

——写在前面,update一下近况

味苦;辛;性微湿

归肾;膀胱经

今天我们开启“祛风寒湿药”篇章,一起来认识一下第一味中药——独活。我们在之前的篇章中,介绍过祂的兄弟羌活(可以轻点右边跳转,看看羌活的描述):大家都希望您还活着,校长邓布利多——记羌活。祂们二味可以说是”携手共行“的、可以共同认识的一对”阴阳“药材。在郭志辰老师的空间医学当中,羌活和独活能”行走、推动气血运行“的距离长短也有微妙的剂量依赖性,给小方治疗增加了艺术性。“一名独摇草,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治风)”古籍上是这么形容独活的,好有趣的个性。图片来自网络,看整根和切片的今天我们重温羌活、对标独活,从古籍分析到空间医学地展开,从而达到认知和完美认识独活的目的。一起出发吧!

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

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

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

独活的生长环境与格物

Environmentofgrowing

伞形科、独活属的植株独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药用独活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我们所取的图片也都找来自这两地的,所幸PPBC提供了这样的搜索条件),属于亚热带作物,其野生生长于海拔~米高寒山区,主要长在山坡阴湿的灌丛林下(山谷、草丛、灌木丛中或溪沟边),土壤多富含腐殖质而肥沃。适宜于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寒、喜肥、怕涝的特性。寒地生温药,湿地祛湿强,真是应了”祛风寒湿药“的主题。图片来自网络,种植的独活有几个独活生长环境特点,在临床上有“咀嚼”意义的:

生长在富含腐殖质而肥沃土壤中:人身有“腐殖质”属性的部位有两处,一为消化道,以胃、小肠里的混杂各种消化液的食糜为主;二为盆腔区,这里的“腐殖质”环境不是真的腐烂了,而是一种氤氲的、相对高压的环境,是促进精化气(物质转能量)的。

与羌活的区别(第一部分):

海拔:独活(~米),羌活(~米),越高海拔的植物,同种属者、其根部向上的压强(或者说“冲劲”)越大(注意:这里是同种属者才能这样比较)。这提示羌活用于高血压人群需要注意,独活对高血压人群更广谱;另外,羌活植株会更矮一些,大概成株可到1.2米,这与海拔也有关系。

环境:羌活更高海拔带来更低的生长温度,故其药性温性更烈;其余对环境的喜恶,羌活、独活两兄弟还挺像的。

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或马铃薯为佳(种主食作物可以肥土),且不可连作(就是不能收成一次后马上栽种第二轮独活)。待前茬作物收获之后,深挖30cm左右,去除土壤中的草根和树根,再将土壤进行深翻和曝晒。继而才能栽种独活。独活种植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收获、第三年育种。这些栽种的细节,基本和羌活相同。图片来自网络,农户在告诉我们,栽种独活需要挖多深。观察独活和羌活的植株,二者从茎开始的地面部分,都是挺立向上生长,且截面都为圆柱形、中空。图片来自PPBC,湖北,拍照者朱鑫鑫空者而圆者为管,这属于祂们二者共通的属性——震性强,疏通力旺盛,善于理气行气。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而羌活的茎表面有纵直细条纹;独活茎单一,有纵沟纹和沟槽,看下图。祂们有的品种靠近根的茎会带紫色,擅走血分。图片来自PPBC,湖北,拍照者朱鑫鑫独活叶面膜质(实巽则保水、减少叶片呼吸带走的水分)、羌活叶鞘膜质,叶片更擅呼吸。独活叶被稀疏的刺毛,尤以叶脉处较多,此为沿着输送管道疏水的属性,这“管道”在人身上可以类比为血管、淋巴管、分泌管道、筋膜系统等等承载、输送物质的通道。图片来自PPBC,独活叶片近景羌、独活的花,多为顶生,侧生者多不育(这里提示一个”木生火(茎生花)“的过程,也就是物质能量转变、从量变到质变的”火候“,自然界总是拿捏的恰恰好)。其顶生、复伞形花序的样子,更像是烟花炸开之后的余火又自燃称为了小烟火的感觉。白色小花为火中含金,自带收敛(用当下流行的话来形容,就是”出道即巅峰“)。可知根部向上输送的能量多集中在茎叶,治疗也聚焦于疏通。图片来自昵图网羌、独活的药用部位,为植株的根部。在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为的是在植株的根部能量最足的时候”定格之“。

图片来自十堰药材网,农户新鲜切割,给我们看看独活根鲜品截面

图片来自香港浸会大学作图,独活饮片外形和剖面独活鲜品和药材的切片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和羌活的区别。来,我再放一张羌活的图。羌活的根都体现出一种横向疏通的感觉(好像在内部建立了横向的阶梯,让能量和营养物质向上传输更能借力),羌活制成饮片后,体轻、质脆、易折断,没有独活饮片这么多油、多肉。作为近亲植株,羌活因为辛力更盛(海拔高)、轻质走表而被划为“解表药”;独活因为其重辛麻舌散寒、重苦可燥湿破郁结,富油通中有补、质浓下行,被划分为“祛风寒湿药”;二者都是重震疏通的属性,独活能强巽带补通脉、羌活能走表呼吸散寒。图片来自百度百科独活的饮片更要和当归鉴别(药材市场中光看、闻、小量的尝一下两种饮片,是很难区别的):独活的香气特异,味苦辛,微麻舌,以条粗壮、油润、香气浓者为佳。当归有浓郁的香气,味甜、辛,微苦。独活和当归的相似,也让其比羌活拥有更强的”增强物质浓度”的特性;而独活有更强的苦味、辛辣能麻舌,苦甚辛甚能在单味药中,集齐破结祛寒湿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独活又比当归增强了疏通作用)

历代医家评述按

AncientTCMExpertsKnowledge

注:经文均为本草类权威古籍,可有查证。

古人对独活的格物讨论

《雷公炮制药性解》:黄色而作块者为独活。按∶独活气浊属阴,善行血分,敛而能舒,沉而能升,缓而善搜,可助表虚,故入太阴肺,少阴肾,以理伏风。

《汤液本草》:《液》云∶独活细而低,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

《本草备要》:气缓善搜,入足少阴(肾)气分,以理伏风。以形虚大有臼如鬼眼,节疏色黄者为独活;色紫节密,气猛烈者为羌活。并出蜀汉。

《冯氏锦囊秘录》:禀天地正阳之气以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足少阴引经气分之药。独活,入足少阴表里引经,专治头风与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经也。羌之气清,行气而发散荣卫之邪,独之气浊,行血而温养荣卫之气;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凡内湿痿痹,透关利节之要剂也。性下行而治水,其气细,凡少阴伏风,头痛湿痹之要药。

《得配本草》:羌活治游风,独活理伏风。羌活散营卫之邪,独活温营卫之气。

《本草乘雅半偈》:缪仲淳先生云∶独活禀天地正阳之气以生,名列君部,非比柔懦之主,小无不入,大无不通,却乱反正之君主药也。故能开万窍八风之邪,通四大关津之捷;羌独本同一种,但分质有虚实老嫩,气有浓薄缓急之殊耳……唯独活则阖而能开,开而能阖;当入肝之经,厥阴之阖,具备风木化气之体用者欤。

按:古人最早羌活独活不分用,后来觉得二者“质有虚实老嫩,气有浓薄缓急之殊”,渐渐分开使用。

独活禀天地正阳之气以生。大部分医家认为,是“入太阴肺,少阴肾气分,足少阴引经气分之药”,《本草乘雅半偈》记载缪仲淳先生认为其“当入肝之经,厥阴之阖,具备风木化气之体用者”。总结独活的作用:辛开苦阖、合一乱正;气浊属阴,善行血分而温养荣卫之气;入肝之经,厥阴之阖,关门细细搜索孔隙中、足少阴(坎)位潜伏的风邪,“开万窍八风之邪,通四大关津之捷”。(注:关津,指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关口和渡口,泛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出自《汉书·王莽传中》,文中可能在类比重大穴道,也有可能是具体指关节)。

独活入药,入血,从震通显功,辛通苦阖而带补,强巽而摇,将潜沉在暗处(最暗位置在足少阴、坎位)的细小风邪(小气泡)“摇出来”,让气血重新占据原来的“地盘”。

关于临床使用的讨论

《药鉴》:诸风中之要药也。主苍术,治两足之湿肿。君荆翘,散下体之痈毒。佐黄柏,止血崩如神。

《汤液本草》:故两足寒湿痹,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心》云∶治风须用,又能燥湿。经云∶风能胜湿。《珍》云∶头眩目晕,非此不能除。

按:这里可以参考一系列的搭配,让独活更具有灵活性,不只用在肢体痹痛上面。

关于炮制和禁忌

《冯氏锦囊秘录》:若在夏天及汗多表虚者忌之。

《本经逢源》:但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南方无刚猛之风,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得配本草》:阴虚者禁用。(为补血之使,亦能舒筋活络,但不宜久用。)盛夏不宜轻用。

按:独活的使用禁忌和其他药物一样,因为在某些方面功效特别突出,所以一定有不适用的地方。注意:古人所述禁忌是指独活在正常用方剂量下的禁忌,小方时禁忌不适用(独活是小方用药的重要药品)。

夏天时人本就内寒外热,而汗多表虚的人在体表的热量也被汗带走,独活使用时会放大辛的用处、而汗易不止。这和《本经逢缘》里“南方无刚猛之风”(就是没有凌冽的北风),不在寒冷地区,容易放大辛味的开散作用。《得配本草》也说“盛夏不宜轻用”。

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为什么禁用?《得配本草》中有回答:为补血之使,亦能舒筋活络,但不宜久用。不能靠独活来补血,补对独活来说是个顺带的事儿,不是“主活儿”。

空间医学视角看羌、独活

Dr.Guosperspectiveofmedicine

“空间医学”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小方,还不了解的请先自行戳后方链接:特供试论

郭老空间医学本草对后下药使用的启示。空间医学中,因为用药量小而且煎煮时间短,所以使用的是药物的“行气”、“在行走中搬动能量”的作用。独活空间医学用量与行走位置图独活在空间医学中阐述的行走路线是在太阳区(我们常说的外焦)“从头走足”的方向,对头来说是泻,对停止之处味补,经过之处为通。具体见上图。大家请脑补摇着慢慢下行的那种浓重感,同时气泡慢慢浮上去的画面。羌活的行走路线也在太阳区,但方向与独活相反。禁忌是超过5g(如果超过,就是俗称“上头”的感觉)。大家请脑补抵抗地心重力和上方压力,一节一节地扛着能量输送给我们脊柱的画面。

羌活空间医学走行图

用这篇文章理解羌活独活之后,对空间医学使用二药是不是又增加了点感性认识呢?

本篇总结

InSum.

今天就不做上述内容的重复总结了,写一点感慨。

也许,羌活和独活,是在很早以前,分种在不同海拔地区后,历经时间、让环境对基因表达产生作用,而慢慢形态、作用出现了分别。

这种细致,正好体现了中药的美。

既往总结篇目请戳下面链接:

细说中药

清热解毒药的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清热燥湿药总结

细说中药

清热泻火药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解表散寒药汇总篇

细说中药

发散风热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清热凉血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清虚热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泻下药总结(八卦)熊大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