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人气最旺游北京必吃的8条美食街,天天
小主说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首先要找的一定是当地的美食 \(^o^)/~ 帝都向来是大家假期旅游常去的目的地。 不只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一众旅游胜地,还有多条地道美食汇聚的美食街。 据说,吃遍帝都的这8条街,就相当于把北京的味道都尝遍了。 簋街 簋街,是北京老百姓对东城区东直门内餐饮一条街的称呼。这条街在全国吃货们心中的地位想必都不亚于故宫在帝都的地位。 簋街的特色是夜市兴隆,即便其他街区夜深人静,这里仍旧灯火辉煌,很多客人正觥筹交错,品味美食。由于这条街越到晚上越红火,老百姓就戏称它为"鬼街",后来有人提出"鬼街"不文雅,遂改成"簋(guǐ)街"这一称号。 麻辣小龙虾、麻辣肉蟹等辣味菜系是簋街的主打菜系。在这条长不过1.5公里的大街,聚集了近家不同风格、不同口味的饭馆,在这里能让你品尝到正宗的全国八大菜系。 胡大饭馆据说是簋街生意最火的店铺之一,因为这里有号称簋街上最好吃的——麻辣小龙虾。 面对一盆鲜红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麻小”,会让你忘记所有的不愉快,一心只想品尝这人间美味,吃起来就是舒服、痛快。簋街胡大极其适合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店面不大,装修陈旧,却总有那么几道小菜令人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簋街上还有四川的"谭鱼头"火锅,重庆的"小洞天"麻辣烫、万州"独一味"烤鱼,老北京风味的"羊蝎子"、"爆肚冯"、"茶汤李”,也有"金鼎轩"的粤菜,"东兴楼"的鲁菜,"东方渔港"的海鲜……等诸多特色美食。 如果您是个夜猫子,不如来这坐坐,吃吃聊聊,度过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漫漫长夜。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也是一条著名的美食文化街,汇集着京城的许多家老字号饭店。 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就像正阳门经历的风风雨雨一样,前门大街上的那些老字号饭店也是久经沧桑,门前的招牌印证了他们的悠久历史。尽管这里的人气顶不上其他的美食街那样火爆,但是,却代表着京城的食文化,也是外地人到北京必去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同治三年(年)开设的第一家“全聚德烤鸭店”。 还有开业于乾隆三年(),得到乾隆皇帝赐匾的“都一处”饭馆。这里有著名的北京小吃——烧麦,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很有名气。 这儿的烧麦皮薄馅儿大,开的口像朵菊花,入口鲜香四溢。还有乾隆白菜、干炸丸子、葱烧海参、糟溜鱼片、炸三角等特色菜品。 除了这些,这条美食街上还有“月盛斋”的酱牛肉、“致美斋”的馄饨、“九龙斋”的酸梅汤等老店特色……可谓是吃货的天堂,来北京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牛街 老北京有句俗话:“北京的小吃在宣武,宣武的小吃在牛街。”这里原本是一片石榴园,石榴园的居民区简称为榴街。因为榴街的住户多为回民,做出的牛肉出了名的好吃,再加上“牛”、“榴”谐音,于是人们干脆改称“榴街”为“牛街”了。 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大约在宋元时代,许多来自中亚的穆斯林信徒逐渐在此聚居,经历近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 附近的胡同布满了清真和老北京风味的小吃店和大餐厅,有好吃的豆汁、爆肚、粘货等。 说起老北京涮羊肉,牛街的聚宝源不得不提。年回民马宝贵创办这家清真菜馆,聚宝店铺不大,但一天到晚永远非常热闹,尤其是饭点几乎都要排队一小时才能吃到。 聚宝源的清真羊肉味道极好,香味浓郁但却没有一点腥膻。羊上脑、百叶也都做的非常不错。 洪记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还经营各种粘货、炸糕、松肉等。 除了这些,这里的炸焦圈、麻花、豆馅火烧、螺丝转儿、墩饽饽、开口笑、蜂糕、年糕等小吃,不仅非常有特色,更包含众多中国传统小吃的“工艺绝活”。 广安门内大街 这里远在唐代就是东西向的一条街,当时称檀州街。明时建广宁门,这里为广宁门大街,东段为菜市口大街。清时为避讳道光皇帝旻宁之名改为广安门,并把两段合并称广安门大街,延至民国。 这里有京城久负盛名的东来顺饭庄。创始人叫丁德山,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叫卖清真小吃豆汁、扒糕等小吃。后来生意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这块招牌。 “东来顺”的涮羊肉非常有名。羊肉选用讲究,切出的肉片更以薄、匀、齐、美著称,放入火锅里一涮即熟,吃起来又香又嫩,不膻不腻。 东兴楼作为北京昔日八大楼之首,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年),也是北京为数不多的传统鲁菜馆子。 如老菜新吃的"枣栗子鸡"主料:柴鸡腿肉,副料以密云小枣,怀柔菜栗,治净,佐已调料,经烧、入味,盛入锡纸作的小鸡"肚里",封严端上餐桌,点燃白酒保温。吃时,打开鸡肚,色泽红润,浓香四溢,一吃到底,菜热适中。 东兴楼的名菜并非都是高档菜肴,还有不少普通山东风味菜肴,也颇受老北京们喜欢。 平安大街 平安大街是一条历史文化韵味很浓的大街,东起东四十条桥,西至官园桥,全长7千米。它由东四十条、张自忠路、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五条大街组成。 改造后的平安大街的商业并没有想象中的火爆,但是从东四十条桥往西一路直行过去,路两旁的饭馆也是一家挨着一家,倒也是热闹非凡。由于靠近荷花市场,每到晚上,很多人都喜欢在平安大街上吃好晚饭,顺道折进后海,在那些温婉的酒吧里,享受一种惬意。 由于很多酒楼都是建造在原先的一些王府、宅院的旧址上,因此,平安大街上的餐饮也带着些许历史的韵味。 格格府就是其中的一家,由于是清朝时慈禧太后赐予荣寿固伦公主用于完婚之府邸,因此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底蕴,主营各种宫廷炖品,很有特色。 闻名于京城的护国寺小吃也在这儿。 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团、焦圈、面茶、杂碎汤、豆汁等八十余种,可以说老北京小点心都在这儿! 德胜门外大街 德胜门外大街位于西城区,北起马甸桥,南至德胜门。德胜门北五里处,是元大都的健德门,元亡后,明初改建北京城,把大都的北部城墙,向南缩了五里,即今二环路位置,健德门改为德胜门。 金生隆是专营爆肚的“老字号”,在京城已享誉上百年。光是爆肚就有13种之多,有的是在其他店不多见的。比如羊肚仁,一盘羊肚仁需要六个整羊肚才能做成,这是一般店所做不到的。 此外这条街上的蜀国演义酒楼、鲁味坊孔府菜酒楼、老家印象家乡焖面、德意楼、8号学苑等都馆子都不错,都能尝到老北京的味道。 安定门内大街 安定门内大街,明朝、清朝称"安定门大街",中华民国时,交道口以北沿用旧称"安定门大街",以南称"交道口南大街"。60年代整顿地名时,将安定门内大街两侧的如意巷、小炮局、牛圏、钥匙背阴等小巷并入,统称"安定门内大街"。 白魁老号饭庄,前身为东长顺清真饭馆,创办人白魁,清乾隆时便在隆福寺庙东侧开业。发展壮大后,在交道口、东四北大街、和平里、安定门内大街等处设有白魁老号分店。除了店里清真牛羊肉外,门钉肉饼、蛤蟆吐蜜、面茶也深受最食客喜爱。 位于交道口的这家万乐福烤鸡店据说是北京最老的一家,从安定门大街一路逛过去,在交道口十字路口的角上就能找到了,门口挂着老旧的红灯笼,店面不大,一般只能接受外带。 这里有鸡腿、整鸡和里脊三种,还提供烧饼等点心和饮料。鸡腿大概6元一支,整鸡个头也不大,一只大概25-30元左右。虽然是烧烤做法,鸡肉却软嫩香滑,表皮味道最好,几乎看不到油腻的部分。口味是东南亚风格的甜咸味道,带着一种蜜糖和胡椒混合的香气,十分细腻可口。 方庄美食街 方庄美食街是北京较早的新型食街。基本上在繁华地段开有门店的知名餐饮店,在这里都设有分店。菜系特别全而且多样,中西餐都有,品牌店林立。 有人说,方庄美食街的火爆得益于簋街的改造,原本在簋街红得发紫的金鼎轩搬到了方庄,带动了周围的人气。其实也不尽然,方庄美食街是近几年才火爆起来的,主要还是由于周边的居民区的兴建,配套的餐饮业也相应发展起来。 现有各类餐饮店铺近30家,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蒲芳路东米路段的两侧。 江边城外烤全鱼 江边城外烤全鱼是一家人气颇高的烤鱼店。鱼的品种有鲇鱼、黑鱼、清江鱼、江团等,其中鲇鱼肥美鲜嫩,价格不贵,点的人最多。北京江边城外烤全鱼菜单上还有一些凉菜,价格那是相当的便宜,所以江边城外烤全鱼团购在北京是很少见的,因为不缺乏人气。 顺峰 是北京最“老字号”的海鲜粤菜酒楼。传说当年要在北京开店的,都要选到顺峰来尝尝味儿,可见顺峰在北京的领军地位。这里的海鲜选料一流,菜品也非常精细。顺峰酒楼,谈不上一个“老字号”,但却是经营海鲜品的原始餐厅。 特色推荐:烤乳鸽 金鼎轩 作为京城首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酒楼,金鼎轩凭借自身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优质的出品及服务,迅速占领京城宵夜市场。拥有南北菜、南北点心专门店、大食堂3种连锁经营管理模式。金鼎轩以经营传统的川、鲁、粤、淮四大菜系为主,并不断开发新菜品,在传承并发展中华传统烹调技艺精华的同时,兼顾时尚,是京城餐饮业中融合了经典传统风味和时尚新品味的最佳典范。 特色推荐:虾饺 ◆◆◆◆◆ 去北京,一定要去这8条街 品尝正宗老北京的味道 可能这些馆子外观粉刷了一次又一次 店里的老厨换了一批又一批 但是这种老北京记忆是永远不会被抹去的 90后日报用更年轻的眼睛看世界 值班编辑:李碧莹 信息图片整理自网络 —投稿或商务合作— QQ/(庞女士)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瘦两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6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最想念的学校美味rdqu
- 下一篇文章: 人间有味何以闻起来臭,吃起来却那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