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贵为天子,才华被千年传颂,却以亡国战俘
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文/玉鹿 哲学家培根说:“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 但对某些高考状元而言,把握机会,意味着付出时间代价;对艺术天才宋徽宗赵佶来说,错选时机,是一生悲剧的起点。 恢复高考以来,总有那么几位状元,在走上学业巅峰后千回百转:要么如今年的湖北省理科状元常书杰,曾以市状元头衔考入北大,又因打游戏挂科,退学后重新高考;要么如两届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从港大退学重考北大。 甚至有形势急转直下者:江西省宜黄县“消失的状元”杨仁荣,没能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与家人失联9年,毕业后换了十几份工作,“没有一份超过半年”。 人们逐渐从高考状元神话中醒来:此一时状元,非彼一时赢家,高考一场大梦,学业天才也几度秋凉。 这个道理,多年前,宋徽宗赵佶就以身试验——他的艺术天分无可比拟,却一次次用错误选择,将至尊人生走成死棋。 如果宋徽宗可以穿越,他兴许会羡慕:这些误入歧途的高考状元们尚可重来,而在历史戏谑与自我选择的双双失重下,他的悲剧人生早已无可回头。 有意继位 18岁,是天才画手希孟流芳百世的起点,18岁,也是艺术家宋徽宗的悲剧起点。 阅过《千里江山图》,无人不惊叹它的恢弘繁丽:长达10余米的全卷,用青绿色泽描绘着大宋江山的磅礴之势,群山间的亭台楼阁、小桥渔家,又见微知著,渗透着宋式清雅。 这幅诞生于宋徽宗在位期间的千古名画,也留下一个谜团:画者是谁? 千年以来,鉴赏家们认为,画者是英年早逝的王希孟,王希孟又是谁? 画卷上只留存当时宰相、收藏者蔡京的一句线索: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其他任何资料中,找不到关于“希孟”的一星半点儿线索,希孟姓不姓王,都无从考据。 有人存疑,皇家画院,一个18岁、尚为生手的学徒希孟,得宋徽宗的亲手调教后,怎么就能用半年时间绘出全景式的大宋长卷?而且画材昂贵,希孟一人为什么可以独用整绢和宝石提炼的颜料? 历史学者李冬君推测:18岁,就有如此格局、如此能耐的希孟,不是别人,可能正是18岁继位的宋徽宗本人。宋人崇尚孟子,“希孟”二字,正隐藏着宋徽宗的政治野心。 回味宋徽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傲世才华: 年少时多与爱好艺术的姑父王诜来往,才艺超群,独创瘦金体,书法刚劲纤柔有度;工笔画大师,笔下花鸟如生。 弹得一把好琴,踢得一脚快球,茶艺、园艺也样样精通。 听琴图 文会图 施耐庵在《水浒传》里写他:“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鲁迅说,宋徽宗是一把“文化戒尺”。蒋勋评价,宋徽宗是世界第一位有收藏保存古代文物观念的君王。 所以后人多为宋徽宗叹息:此生合是秀才种,不幸投胎帝王家。但这么说忽略了一个事实:错位人生同样是宋徽宗的自我选择,艺术浮冰下暗涌着宋徽宗的政治理想。 赵佶能够继位,是天意,也是他的初心。7岁时,宋徽宗的生母去世,后多由向太后抚养。后来他的哥哥宋哲宗无子早逝,兄弟几个里,楚王赵似是向太后后宫敌手所生,申王赵佖有眼疾。 在向太后的一手扶持下,端王赵佶得以登基,即便当时权臣章惇毒辣地反对:“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宋徽宗自己又何尝不渴求皇位呢?登基后,18岁的宋徽宗政治势力单薄,哭着请求向太后垂帘听政,来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并在诏书中多次感激向太后的扶持之恩。向太后去世后,宋徽宗甚至在哀册里把向太后比作补天的女娲,向家后代犯错误,他也有所偏袒。 对向太后的无尽感恩,恰好暴露了宋徽宗对皇权的在意。 在订立的新年号中,宋徽宗的政治抱负也展露无遗。登基第二年,垂帘听政伴随着向太后的去世而结束,宋徽宗立马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意思是肃清党争,建立中正之道以安定国家。年轻继位的宋徽宗,远没有后人想得那般“小白兔”。 可以说,成为皇帝照样是宋徽宗的自我追求,否则他大可安心当那个醉心艺术的亲王,过得闲云野鹤。但宋徽宗没有,在那个皇权至尊的时代,权力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权力。 大厦将倾 机缘巧合当上皇帝的赵佶,一直努力加强自己的合法地位,但在选择治国方略上又“另辟蹊径”,为北宋的凋落埋下伏笔。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选择了皇帝这条路,在治国的正职和文艺的爱好之间,总要有所取舍,但宋徽宗老想着把兴趣与工作合二为一。 历代君王,以孝治天下、以礼治天下,而宋徽宗试图以“艺”治天下。年,宋徽宗将画学纳入科举考试,并亲自出题,为皇家画院选拔美术人才,同时提高、扩大了画院的规格。画师们的地位也扶摇直上,拿着高官俸禄,级别最高可至国子监——职能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 一方面,宋徽宗对文艺的重视,将北宋的人文艺术推向顶峰,两幅千古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都是在宋徽宗任上问世。李冬君认为,宋徽宗“用文艺复兴照亮了中国”。 清明上河图 但另一方面,“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宋徽宗又把对艺术的痴爱推向另一个极端——穷奢极欲。 宋徽宗犹爱江南的山水与园艺,爱到试图将江南搬到位于黄河沿岸的国都——东京开封府。这个国家级园林名叫“艮岳”,相应的国家工程就是臭名昭著的“花石纲”。 把江南的奇石怪林、奇花异草甚至是奇珍异兽通过尚不发达的交通,运送到北国,这一浩繁沉重的工程压垮了百姓的脊梁,也一步步蚕食北宋的表面和平——绿林好汉上梁山,方腊起义闹江南。 同时,宋徽宗将大量精力花在提高艺能上,他可以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画出鹤的20种不同姿态。 在从政这条路上,宋徽宗在船头选错了国家航行的方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说“民贵君轻”,赵佶选择了为艺术弃人民,终究没有实现“希孟”的理想。 在为帝国大厦搭建人才地基的重要环节上,宋徽宗又选错了。 “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这是徽宗时期民间流传的谚语。“桶”,暗指童贯;“菜”,即蔡京。蔡、童及王黼等6人,都是宋徽宗的得力重臣,但他们的另外一个称呼是——“六贼”。 蔡京 这厢,以蔡京为首的官僚系统,通过增加赋税和理财能力,收敛民财填充国库;那厢,这6位重臣多善书法或雕刻,谄媚阿谀,讨得徽宗欢心,又将财富中饱私囊,奢靡腐化。甚至宋徽宗御笔一挥,用他的瘦金体就可以授意蔡京为所欲为。 通用电气前CEO、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曾言:“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 如果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国家与企业的一大共通之处就是知人善任。无疑,宋徽宗用人失察,错选栋梁。 在决定大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宋徽宗再次决策失误,将千里江山送入敌国虎口。 面对迅速崛起的东北游牧民族金人,宋徽宗意欲“联金灭辽”,歼灭夹在宋金国之间的辽国,一雪“澶渊之盟”的前耻,收复燕云故地。他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要送庞大却羸弱的宋军讨伐辽国。 唇亡齿寒,宋金“海上结盟”灭辽时,金国洞悉了宋军的不堪一击,攻灭辽国后长驱直下,灭亡北宋,“靖康之难”得以悲凉演绎。 一次次错误抉择,葬送了北宋,也毁掉天才宋徽宗的声名。 凄惨收场 “一步错,步步错”,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没想到,宋徽宗真的“跪”着走完皇权之路。 靖康元年,宋军大败,第二年农历三月底,已经退位的徽宗与儿子钦宗被金人俘虏,携千余人被金人押往北国。 此时,北方尚未转暖,天气凄冷,徽宗、钦宗被褫夺华服,身着薄衣。一路上,皇后病死,儿媳妇自尽,嫔妃被强暴,到金国首都,二帝又被迫袒露上身,身披羊皮,向金人献上“牵羊礼”。 这些还不是让宋徽宗最崩溃的,他最痛心的,是收藏多年的书画被洗劫一空。 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徽宗的晚年生活如他诗词所写:“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8年后,54岁的徽宗客死异乡。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回望徽宗的一生,作为艺术家,他才高千古,光耀华夏,但作为帝王,他不幸被命运安排在王朝崩溃的边缘,满盘皆输,悲剧收场。 元代政治家脱脱掷笔感慨:“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但正如《宋史》的评价,徽宗并非暴君,也绝非蠢材,实际上他才华过人且抱负不小。 “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憾就憾在,无论终身大事还是国家前程,宋徽宗常凭个人喜好而非理性思考,最终做出错误选择。 现实的另一个凉薄之处在于:天才如宋徽宗,尚有被世人叹息才华错付的机会,但普通人没有。即使是应试教育中的状元们,也只是刚刚踏出前半生的重要一步,还要面临伴随一生的为难与抉择。 如果没有徽宗足以傲视群才的艺术天赋,在选择面前和赵佶身上,我们至少可以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对诱惑相应的克制,以及对环境的及时感知。 好在,历史的天空是广阔的,上天为宋徽宗关上“明君”这扇门,但为他打开“艺术家”的这道窗。 正如学者李冬君所言,考察中国历史,应该有两种尺度,一是传统的王朝史观的尺度,还有一种便是现代的人权尺度。“从事艺术活动是他的个人权利,他尊重了自己的禀赋,在艺术活动中实现了自我”,宋徽宗是个艺术英雄。 他精通茶道,将艺术与茶学融为一体,写出中国经典的茶书之一《大观茶论》。 他书画斐然,山水、花鸟、人物,他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瘦金体如“屈铁断金”,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之感。 他广纳画师,精心栽培,宣和画院培养出张择端,也培养出卷云皴法集大成者郭熙、用笔峭劲的李唐,米芾父子得以在徽宗治下肆意挥墨。 郭熙·窠石平远图 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在美术史研究中举足轻重,影响后世深远。 在李冬君看来:“宋徽宗是整个宋代文艺复兴高峰的助力推手,他的时代是宋代国家艺术成就最高的时代,文化中国曾经被他照亮。” 当然,宋代的艺术天空,不是独凭宋徽宗一人撑起的。这次,李冬君在《中国经营报》旗下“触角”音频专栏独家开设音频课程——《走进五代宋画》。 带你探索: 中国的文艺复兴究竟源起何时? 为什么要从文艺复兴这扇门走进五代宋画? 为什么宋朝文艺复兴没有如欧洲文艺复兴那般闻名于世? 《千里江山图》有多少未解之谜? 缘何《清明上河图》千古流芳? 五代十国绘画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如何正确赏析中国绘画艺术? 带你领略:从五代十国到北宋,思想的自由空间,中国的文艺复兴之果。 《走进五代宋画》 17期,15~25分钟/期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就是宋徽宗 《韩熙载夜宴图》:一卷千载寂寞与两个孤独寂寞人 《溪山行旅图》:山水画中的蒙娜丽莎 宋代文艺复兴的美学代表米芾 当了皇帝的画家赵佶 … 扫码订阅收听 李冬君其人 独立历史学者 人称“文化江山一女史” 作家 《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 《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 《自由的款式》 《中国近代的财与兵》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孽海自由花·赛金花的出走》 《乡愁的天际线》等 专栏作者 《中国经营报》专栏“历史的碎片”“通往立宪之路”“战争与军事”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专栏“中国近代的财与兵”“走出国学的围城”“美丽生存” 《国家人文历史》大家专栏“文化好东西” 《腾讯·大家》大家专栏“中国近代史” 《新京报》专栏“文化好东西”等 你将收获 17期精品音频内容 7幅中国名画全览 宋代绘画赏析能力 诗意江山审美指南 艺术修养快速进阶 美好生活自由觉醒 适合谁听 绘画门外汉:想要了解中国绘画史、绘画技法的你 艺术爱好者:想要懂点艺术,提高审美能力的你 职场疲惫人:被工作、社交打乱生活,想要喘口气的你 自由追梦人:不分年龄与职业,所有热爱世间美好的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5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跌落神坛的甘肃首富,曾经创造亿市值
- 下一篇文章: ldquo洛阳纸贵rdqu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