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LogisticsInformation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相关定义

物流信息

物流标准根据其定义分为物流软件标准和物流硬件标准。软件标准包括物流用语统一,单位标准化,钱票收据标准化,应用条码标准化,包装尺寸标准化。硬件标准含有托盘标准化,集装箱、叉车标准化,拖车载重量标准化,保管设施标准化,其他物流设备标准化。

物流是一个大系统,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物流标准为物流系统服务,物流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系统统一和协调的必要条件,我国物流标准化滞后已成为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只有加快实现物流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国际系统的衔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物流标准化落后问题将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物流标准化进程。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是对物流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存储和传播的过程,也是将物流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可得性。保证大量分散、动态的物流信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容易获得,并且以数字化的适当形式加以表现。

⑵及时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面向客户的市场策略变化,社会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要求也更加强烈。物流服务的快速、及时有要求物流信息必须及时提供、快速反馈。及时的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⑶准确性。物流信息中不准确的信息带来的决策风险有时比没有信息支撑的拍脑袋决策更大。

⑷集成性。物流信息的基本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每个环节都需要信息输入,并产生新的信息进入下一环节。所涉及的信息需要集成,并使其产生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操作、减少差错,从而使得信息更加准确和全面。

⑸适应性。适应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象和方法;二是指能够描述突发或非正常情况的事件,如运输途中的事故、货损、出库货物的异常变更、退货,临时订单补充等。

⑹易用性。信息的表示要明确、容易理解和方便应用,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应用要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技术构成

从构成要素上看,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4个层次:

基础技术

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系统技术

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应用技术

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安全技术

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