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杨海平关于推进陇南中医药养生旅
关于推进 陇南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的建议 主要撰稿人:杨海平 为了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中药材和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九三学社陇南市基层委员会组成了调研组,通过对全市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实地调研并考察借鉴四川广元、都江堰、雅安、宜宾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经验,提出了关于推进陇南市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的建议。 调研宕昌县木隆沟景区建设情况 和拉路梁中药材种植基地 1我市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优势1、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陇南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气候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生态资源优良。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光热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江河小溪密布,是“复杂的宝贝地带”。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含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2、种类众多的中药材资源。我市是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境内有各类中药材种、味,其中名贵药材多种,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生物基因库”之称誉。甘肃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左右,而仅陇南市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就达.万亩,总产量达14.6万吨,总产值达14.亿元,居甘肃省中药材资源品种首位,是全省主要的药源生产基地。核桃、花椒、油橄榄、茶叶、银杏、苹果、板栗、猕猴桃等农林特产在省内外均享有盛名。 3、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南既有古代氐、羌、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融合,又有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汇,民俗风情独特。其中文县“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民俗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仇池山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出生地。礼县大堡子山秦公西垂陵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发祥地。成县的《西狭颂》摩崖石刻,是汉代“三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书法艺术瑰宝。礼县祁山武侯祠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部。徽县、成县杜甫留下了千古绝唱《蜀道难》、《同谷七歌》。两当县张果老登真洞,已成为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这些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闻名遐尔,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点,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武都万象洞,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文县洋汤天池,徽县三滩,两当云屏等省级风景名胜区都是在省内极具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目前全市已创建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哈达铺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等成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甘肃、陕西和四川三省交汇处,更是位于三省省会城市兰州、西安和成都的中心地带,辐射面积达万平方公里,辐射的人口达1.4亿。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十天高速、成武高速、陇南机场等线路的全线贯通,形成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3小时经济圈将成为可能,是我省“向南开放”的第一门户。 5、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我省陇东南五市庆阳、平凉、天水、定西、陇南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明确要求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省卫生厅、省旅游局、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联合制定了《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工作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调研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我市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差距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出台的促进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的相关政策,推动中药材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创建国家级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已初步建成4处中医药养生旅游生态景区,20余处中医药养生旅游景点,4处中医药博物馆,24处养生药膳馆(其中宕昌县已开设10家)、处中医药养生保健馆。电子商务推广中医药养生药膳工作初见成效。组织专家编写了《陇南市养生药膳食谱》,印发余册。收录精品药膳四大系列、80余种,开发和生产14个药膳配方饮片,通过电子商务广泛推广销售。今年10月,在宕昌县召开了中国陇南(宕昌)中药材产销电商对接洽谈会暨中医药养生旅游文化艺术节,对我市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进行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交通等基础条件的制约,我市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仍处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是典型的资源大市、产业小市。其主要差距和问题:一是对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县(区)政府工作安排部署中很少提及中医药养生旅游工作,没有把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和战略高度来认识。二是中医药养生与旅游产业尚未深度融合。我市具有丰富的中医药养生资源,但大部分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只是单一的生态景点观光旅游,中医药养生服务项目很少,旅游产业与中医药养生联系不紧密。三是对中医药养生旅游的战略投资重视不够,没有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四是中医药养生旅游方面的人才匮乏。由于我市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事中医、医疗以及养生保健方面的专业管理及服务人才缺乏。五是宣传力度和营销手段还需进一步加强。 医院中医科 考察中医药养生医疗的运用情况 3推进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的几点建议1、加大宣传推介,营造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氛围。中医药养生旅游作为一种集“康复”、“养生”、“休闲”于一体的消费理念,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陇南市作为中药材、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养生(养老)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加强对我市中医药养生旅游资源及开发前景的宣传。要利用广播电视、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jj/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骨科疾病临床联合用药
- 下一篇文章: 顺丰上市专注产品品质亦可提高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