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分时节的来临,国庆中秋黄金周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少家庭利用这难得的假期举家出游,在享受快乐旅途之时,最怕的就是遭遇感冒、发烧、腹泻等身体不适。随身携带一个出游中药箱,可以帮助您摆脱常见疾病的骚扰。那么哪些中成药起效快、效果佳又便于出行携带呢?医院为您提供的出游中药箱吧~

1.抗感冒、退热药

秋分过后,天气渐凉,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外出旅行如不及时增减衣物、躲避风寒,便容易感冒甚至发烧。及时服用下面一些中成药,能够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一、感冒清热冲剂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辅料为糊精、甜菊素。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2次,可首剂加倍。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孕妇服用请向医师咨询;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二、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糊精、蔗糖。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4次。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三、金银花清感颗粒

金银花、浙贝母、黄芩、牛蒡子、青蒿等。

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外感时邪引起的发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咽红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适用于各类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所引起上述症候者。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连服3~5日。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青光眼、免疫缺陷者慎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严格按照本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5、服药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妊娠妇女禁用;对本品或处方其中成份过敏者禁用。

四、瓜霜退热灵

西瓜霜、北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玄参、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甘草、升麻、丁香、沉香、人工麝香、冰片、朱砂。

清热解毒,开窍镇惊。用于热病热入心包、肝风内动证,症见高热、惊厥、抽搐、咽喉肿痛。常用于退热。

口服。每粒0.3g,一岁以内一次0.15~0.3g,一至三岁一次0.3~0.6g,三至六岁一次0.6~0.75g,六至九岁一次0.75~0.9g,九岁以上一次0.9~1.2g,成人一次1.2~1.8g,一日3~4次。

1、不宜久服;

2、运动员慎用。

2.止泻药

外出旅行势必要遍尝当地美食,但是如果吃坏了肚子或者水土不服出现腹痛腹泻,就要用到以下几种止泻药了:

一、黄连素

小檗碱;盐酸小檗碱。

清热解毒,具有抗菌、抗毒、抗微生物等作用。适用于感染性腹泻轻症表现为腹痛、腹泻者。

口服。成人:一次1~3片,一日3次。

较少,偶有恶心、呕吐、皮疹、药热,停药后即消失。

1、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2、妊娠期头3个月慎用。

二、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藿香正气水)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医院就诊;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三、葛根芩连丸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口服。一次3克;小儿一次1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

1、饮食宜清淡,禁食生硬、油腻、难消化食物;

2、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医院就诊;

3、脾胃虚寒腹泻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消食和胃药

到了目的地,人美景美心情靓,一定会胃口大开,对于一些平时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为了防止消化不良等症状,不妨随身携带如下消食和胃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一、大山楂丸

山楂、六神曲(麸炒)、炒麦芽。辅料为赋形剂蜂蜜、蔗糖。

消积化滞。用于食积、肉积,停滞不化,痞满腹胀,饮食减少。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3次;小儿酌减。

二、加味保和丸

白术(麸炒)、茯苓、陈皮、厚朴(姜炙)、枳实、枳壳(麸炒)、香附(醋炙)、山楂(炒)、六神曲(麸炒)、麦芽(炒)、法半夏。

健胃消食。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三、香砂和胃丸

木香、砂仁、陈皮、厚朴(姜炙)、香附(醋炙)、枳壳(麸炒)、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麸炒)、炒麦芽、炒莱菔子、苍术、白术(麸炒)、茯苓、甘草、党参、半夏曲(麸炒)。

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孕妇忌服。

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3、哺乳期妇女慎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外伤用药

如果旅行地需要长途跋涉或者登山涉水,为了避免跌打扭伤,伤及关节等状况,还可以携带一些外用药:

一、云南白药气雾剂

三七、重楼等。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症。

外用。喷于伤患处。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一日3-5次。凡遇较重闭合性跌打损伤者,先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若剧烈疼痛仍不缓解,间隔1-2分钟重复给药,一天使用不得超过3次。喷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间隔3分钟后,再喷云南白药气雾剂。

1、本品只限于外用,切勿喷入口、眼、鼻;

2、皮肤过敏者停用;

3、小儿、年老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时先振摇,喷嘴离皮肤5~10厘米,喷射时间应限制在3~5秒钟,以防止局部冻伤;

5、皮肤受损者勿用;

6、使用时勿近明火,切勿受热,应置于阴凉处保存;

7、对酒精及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导致过敏性药疹,出现全身奇痒、躯干及四肢等部位出现荨麻疹,停药即消失。

二、消痛贴膏

本品系藏族验方,国家保密方。由独一味、姜黄等药味加工而成。

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疼痛、陈旧性伤痛、急慢性扭挫伤、跌打淤痛。

外用。将小袋内润湿剂均匀涂于药芯表面,润湿后直接敷于患处或穴位。每贴敷24小时。

1、皮肤破伤处不宜使用;

2、皮肤过敏者停用;

3、孕妇慎用。小儿、年老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过敏型体质患者可能有胶布过敏或药物接触性瘙痒反应,甚至出现红肿、水泡等。

外出旅行是一件惬意、开心的事情,千万别被突发疾病,影响了游玩的好心情。随身携带“旅行中药箱”,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旅途中摆脱病痛烦恼。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携带,可以每种药物装够3天量即可,如果服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

投稿作者:医院主治医师袁梦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屈怡春

孕妈出行

飞机、铁路、自驾游,最需注意哪些?

十一小长假就要来啦!多数人都在摩拳擦掌等着出去嗨皮,其中也不乏很多孕妈妈。飞机、自驾、火车和高铁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不但方便而且舒适。但是,孕妈妈在乘坐上述交通工具,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邹丽颖为我们讲解一下吧!

孕妈选择铁路出行

1.准备工作:

制定出行计划前,医院做全面检查,了解自己及胎宝宝的身体状态,根据身体状况制定出行计划,并请医生对你的出行计划提出建议。整理好孕期检查报告等资料,随身携带,以便于必要时的异地就医。到达目的地后,若停留时间超过预期产检日期,可于异地就诊,完成相应的产前保健项目。

有早产、晚期流产史,宫颈机能不全,或有腹痛、出血、阴道流液等先兆流产或早产症状等孕妈妈不宜出行。

2.注意出行时间:

鉴于目前的交通状况,建议孕妈妈出行时避开节假日高峰期,与人流错峰,以保障火车/高铁上的环境,避免被挤到或撞到。孕足月(孕37周)后尽量避免乘坐火车/高铁。因为孕足月后随时有可能临产发动宫缩,而火车/高铁上没有完善的医疗应急措施,遇到突发状况时,有延误救治的可能。

3.在车上时5个注意:

◆短途硬座,孕妈妈最好提前准备垫脖子的枕头,如“U”型枕。

◆长途,孕妈妈最好订个方便活动的下铺;高铁的话最好选择白天出行,减少对作息时间的影响。

◆不管是普通火车还是高铁,孕妈妈都要保证每小时的起身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浮肿。

◆打算睡觉时,尽量把腿伸直,用包或其他可行的方式把脚垫高。

◆在车上孕妈妈可以通过听音乐、欣赏窗外远景等方式消磨时光。

4.需要携带的东西:

自带水和食物,还要带些小零食作为加餐。车上虽然有水和食物,但是鉴于卫生问题,孕妈妈需谨慎对待,长途的话可带好洗漱用品和清洁用品。

5.最好有陪同:

这样不仅能照顾到自己,还能有人帮忙拿行李,如果孕妈妈是自己一人,就不要带太多无用的东西,礼物或特产最好以快递方式邮寄,避免累到自己,且消除箱包过多绊倒自己的隐患。

孕妈选择自驾出行

1.五类孕妈妈不适合自驾:

◆孕妈妈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合并症时,最好不自驾或驾车时有家人陪同。有糖尿病的孕妈妈确实需要驾车时,建议随身携带巧克力、饼干等小零食,注意加餐,一旦出现不能集中精力、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等不适时及时靠边停车,并进食巧克力等。

◆孕晚期久坐会有胸闷的孕妈妈不宜自驾,多胎妊娠(包括双胎妊娠)的孕妈妈也许症状会出现得更早些。

◆孕早期有低血压昏厥史的孕妈妈。

◆有早产、晚期流产史、宫颈机能不全(未治疗)的孕妈妈。

◆有腹痛、出血、阴道流液等先兆流产、早产症状的孕妈妈,在以上症状的发作期不适宜自驾。

2.孕妈妈开车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实习期的新手司机:孕期不要尝试开车!新手司机开车,对汽车的驾驶能力、对路况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紧急状况的判断能力等方面都较差,不够果断,容易发生意外,而孕妈妈常由于孕期的不适使反应能力下降,影响孕期驾驶的安全性。

◆老司机的注意事项:

1)调整驾驶姿势:

避免错误的驾驶姿势——不宜前倾。这样的姿势会增加腹部压力,压迫子宫,也易使胸部受到挤压,有可能带来胸闷、气短、腹痛、破水等不适。且使腹部离方向盘过近,紧急刹车等情况时容易冲撞腹部。

正确的驾驶姿势——双肩靠在椅背上,给身体以支撑,身体与离方向盘保持一定距离(建议10cm以上)。

2)孕期安全带系法:

安全带的肩带应置于肩胛骨的位置,不要紧贴脖子,肩带部分应以穿过胸部中央为宜,腰带应置于腹部下方,不要压迫到隆起的肚子,而且,孕妈妈的身体姿势要尽量坐正,以免安全带滑落压到腹部。

3)注意驾驶路况和驾驶时间:

建议自驾的孕妈妈,驾驶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为宜,行车期间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转向,上班族孕妈妈若想避免堵车,需要早出门,以便能很好的掌握车速,增加安全性。外出游玩时,安全起见,远途尽量不自驾,尽量减少上高速机会。

临近预产期(37周以后)的孕妈妈,随时有临产可能,应避免单独驾车,以免行车过程中临产,增加驾车危险性。

4)孕妈自驾注意细节:

a.不要开新车,新车中的皮革和塑胶会散发出刺鼻的化学气味。

b.车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一般以26℃为最佳,防止车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感冒或中暑等不适。

c.长发的孕妈妈不要披散头发,有风的情况下,易把头发吹乱,若吹到眼前会干扰视线,建议开车的时候将头发束起来。

d.仪表台上不要放过多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掉落,伤及自己。

e.定期给车内杀菌除臭,有助于提供一个干净、整洁、清新的健康环境,包括适时更换空调滤芯。

孕妈选择飞机出行

◆尽量有人陪同,可以适当的得到照顾,尤其有行李的情况下可以有人提行李!邪笑~

◆如果乘机时间较长,孕妈妈最好在飞机上每隔1小时走动或在座位上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活动双肢、转转脚踝,以防止腿脚浮肿加重,保证下肢血液循环畅通。

◆孕妈妈容易饥饿,除了等飞机上的零食,自己也应准备糖果或应急食物。

◆穿宽松、柔软的衣服,注意保暖。带个小枕头放在背后,以缓冲颠簸。

◆安全带不要系在腹部,系在腹部以下大腿根以上即可。

◆在旅途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不明原因的腹痛、阴道出血、宫缩、阴道大量排出水样液体(羊膜破裂)、阴道排出组织或血块,应及时找空姐,请求帮助。

◆若孕妈妈符合以下其中任意一条即不适合乘飞机出行,确切的说是不适合颠簸的出行。

1)曾有自然流产史、早产史、宫颈闭锁不全、下肢静脉栓塞史;

2)出现腹痛、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可疑宫外孕、子宫先天异常或胎盘位置异常、严重的早孕反应等情况;

3)多胎妊娠;

4)有先兆早产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流液等;

5)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严重贫血、气喘、癫痫、静脉炎、晕动症等症状;

6)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如人工受精、试管婴儿受孕的孕妈妈,因胎儿太珍贵,最好减少出远门,尤其在孕早期应尽量减少出行。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

投稿作者: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邹丽颖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Sun

赞赏

长按







































青海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贵不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jj/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