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风光无限的湿地公园

郎兰英

绿草茵茵众蛙鸣,莲池荷花笑盈盈。人山人海乐无穷,处处都有好风景。亭台舞翩跹,廊阁歌飞扬,纳凉林荫下,消暑池塘边。好一个五台县湿地公园,散步观景天地宽,健身娱乐好地方,环流涓涓欢声荡。

湿地公园位于五台城唐家湾水库下游,占地面积63亩,以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巧妙结合,构成了“山、水、花、草、树,亭、台、廊、阁、路”的风景立体图,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融湿地标本、地质研究为一块,始建于年,建成于年。

“湿地“是此公园最大的特点。素称寒旱山区的五台县在五台城内为何会有如此巨大面积的湿地呢?这要从上世纪说起。上世纪70年代,五台县因聚水修建了唐家湾水库,水库下游自然形成了数千米长的湿地风景带,而湿地公园正坐落于这个风景带上。

一年四季,盛夏烈焰,小暑大暑节气之间的时日,当属头伏、二伏天。人常言:离伏十日热死狗。走进伏天,闷热难熬。关于大暑的节气特点,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为“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一语道破,大暑节气,热是主题。

在酷热的盛夏,消暑极为重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为证:“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确实,室外有清风送爽,绿荫婆娑,要比蜗居在室内凉快得多,清爽得多。

居住在湿地公园附近的居民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到湿地公园漫步长廊、消暑乘凉。县城居住的居民都要来此公园避暑纳凉,距离此地远点的居民也要来此消暑游乐。我家住在五台城春怡苑小区,虽然距离湿地公园一公里有余,但今年过了夏至以后,我每天徒步去湿地公园散步观景,或上午,或下午,或傍晚,至少一次,多则两次。

湿地公园的园内以湿地生态为主,曲径通幽,绿水环流,杨柳松柏等树儿郁郁葱葱,碧绿的草坪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湖里的荷花钻出水面热烈绽放。林中的小鸟叽叽喳喳,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湖岸上的青蛙蹦蹦跳跳。步入湿地公园,所见风物样样雅致,间或有凉亭,间或有小桥,间或有楼阁,间或有长廊,间或有碑铭石刻,间或有红牌标语。集休闲、乘凉、娱乐、健身、科普、赏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四季皆景,男女老少都可观景赏光、怡情养性。

一天午饭后,我躺在床上准备午休,但辗转反侧,好像掉进了蒸锅里,被炙烤着浑身难受,于是爬起来,匆匆走出家里,奔向电梯,下楼后,径直朝着湿地公园漫步前行。头顶上的太阳仿佛成了一个大火球,烧天烧地,我走在马路边的垂柳下逃避着阳光的热射,头上的汗水擦了一拨又发一拨,直到步入湿地公园的一个小桥旁,才迎面吹来一阵清风,使我不再冒汗,不再有燥热的烦恼。我三步并作两步跨过小桥,步入一个凉亭,在长长的木椅上落座小憩,只觉得清凉、舒爽。难怪人们说,湿地公园是五台城居民以及周边附近村民消暑乘凉的最佳圣境,也是行人游客乘凉观光赏景的憩歇乐园。亲身的体验,这里确实与五台城的文昌山公园和瀛湖公园等有很大差异,清凉程度是其它公园无法比拟的。

我走下凉亭,顺着缓缓下行的地势,穿行于一个个小树林之中,一阵阵微风吹来,枝头轻摆,绿叶摇曳,松鼠毛绒绒的在树上窜上窜下,动作敏捷,特别引人喜爱,我在树下踱来踱去,纳凉消闲,丝豪没有惊动着可爱的松鼠和蚂蚁之类的小动物,也许它们已经把我当成朋友了。我仰望枝头,一只活泼好动的小松鼠正眼珠子骨碌碌转动着看向我,我欣赏着其审视中略带好奇的目光,心花怒放,朝它拜拜手望着它说:“你是人类的朋友,我很喜欢你,你在树上舞蹈,我在树下赏光,咱们在同一个天地间心心相印,共享清凉,美哉!快哉!”它好像听懂了我的意思,一跃跳到下一个枝头,嘻嘻玩闹,随之高枝上的松鼠也陆续蹦到低处的枝头上,好像在与我点头致意。如此有情有趣,我倍感赏心悦目,惬意极了。

忽听不远处人声鼎沸,我拜了拜右手,算是和松鼠以及蚂蚁一类的小动物们示意告别。然后走出树林,循声望去,在下游一个突兀精致的楼阁里晃动着人影,我走过长廊,偶有散步的陌生消闲者迎面走来,皆擦肩而过,我顺着光滑的水泥路面,即人行道走至楼阁台下,台上的声音似曾熟悉,我正寻思着是哪位熟人呢?

“兰英,我早就看出是你,果然不错,就是你啊!老同学哪!紧走几步,快上来。”抬头之间,我看清喊我者是师范同学张换连,她和我是同窗室友。我马上兴奋地跨越了石阶,登上楼阁,十来个妇女中,我们师范同学中就有六个,和我同窗室友的不止是张换连,还有崔建平,同班同学还有安俊恋、张梅英等。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聊天的兴致很浓烈,俊恋用手指了一下对岸上的一幢高楼说:“我家就在对面哪楼上住着,自从建起湿地公园,我就不在乎夏天的炎热了。若有热的感觉,就往湿地公园跑,既能避暑,又能观景,还能练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张梅英说:“湿地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地表湿,因唐家湾水库居于上游,处在下游的池塘,湖水,水源广阔,水流充足,因此,整个公园温度较低,加之花草芬芳、树荫遍布,微微的轻风即可使花卉起舞、树枝摆动、树叶婆娑,这样的环境,足以让我们感到凉快舒服。”在场的人们都点头称是,争先恐后地诉述着来此公园消暑避热的美好感受。

次日午休之后,我依然来到湿地公园乘凉休闲,在林荫路上哼着小调散步,沿着由北向东的方向观景,巧遇我们陈家庄乡的一伙中老年妇女,其中我熟识的有六七个退休教师,也有我村国都殿的三四个村妇。她们多数是专门来县城买衣服,少数则是办理一些个人事情。有的是出发的时候结伴而行,有的是在城街上偶遇相随,她们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我喜出望外,热情地招呼我村的妇女和曾经一个学校教过书的同事们去我家欢聚,她们的回应大同小异。基本要义都是因时间关系,不能去家里小坐,只能在公园说说知心话,唠唠家常事、、、、、、

她们共同的话题是:每次来五台城,都是早晨七点乘车出发,十点前把衣物买好,若有事要办,也要力争在十一点前办妥。之后就在湿地公园休息转游。湿地公园是她们心目中的最佳游览胜地,最美憩歇乐园。她们喜欢这里的池塘荷花,凉亭楼阁。爱看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假如有幸遇上熟识的人们,特感兴奋,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今天碰上我,她们一个个有说有笑,与我相伴观看打太极拳的一伙老头,和我牵手参与一群老妪的歌舞。也许她们久居人少寂寥的山村,向往人多热闹而又不失草木茂盛鲜花盛开的优雅环境。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为了乘凉、赏光、歇脚、方便,湿地公园东边的出口处正是宽敞的公路,她们回家的时候,几步即可走出公园,步入公路,登上公共汽车回家。每天都有一趟从东峪口六点出发,路经陈家庄乡、耿家庄、国都殿、茹村等村到五台城的公共汽车,下午五点再从县城按原路返回东峪口。

四点半左右,我和她们一道沿着池塘、花丛走出公园,伫立在公路旁,她们说,湿地公园让她们百游不厌,顾盼流连,我也是这种感觉。转眼间,她们乘坐的那辆公共汽车过来了,停下后,司机从窗口探出头来招呼她们上车,她们一个个鱼贯而入,望着远去的车影,我倍感亲切。

想起湿地公园的睡莲,我的心头漫过几波喜悦的涟漪,禁不住返回公园,匆匆走到一个池塘岸边,琳琅满目的景色美不胜收。湖里的睡莲早已进入了花期,一朵朵莲花竞相绽放,连成一片,几乎把莲池的水面都遮盖住了,簇拥的睡莲已经开出紫红色的花朵,挺立着浮出水面,一阵微风吹来,轻轻摇曳,风姿绰约,却又安详庄严、一尘不染,展示着“水中女神”的风采。生活本身就是一汪清澈的池水,而鲜艳的睡莲花躺在清清的水中,沐浴着夕阳西下的光泽,享受着凉风习习的抚摸,享受着根茎鼎力的支撑,享受着叶片倾心的保驾护航,更有游客的赏识,宾朋的围观,来往行人的赞赏,画家的写生临摹。如此超凡脱俗的魅力,可歌可泣的拥戴,有人把睡莲花称之为“水中女神”非常确切。睡莲花阿娜多姿,楚楚动人。睡里生梦想,水中渐成长。风中舞翩跹,天天是笑脸。

由睡莲花我联想到荷花,于是,我望着骄艳柔美的一池睡莲,像与我的姐妹告别一样,举起右手摆动一下,喊了声“拜拜。”,我似乎听到她们也喊“拜拜”。我一步一回头,离开池塘边走上林荫路。

夕阳西下时,我步入一个荷花池塘边,满池的荷花粉嘟嘟的,与碧绿色的叶子交相辉映。我欣喜若狂,放眼偌大的湖面,每一朵荷花都像一个个姿态高雅的仙女,有一种独特的风韵,在微风的吹拂和荷叶的扶持下翩翩起舞。我在荷花池边漫步赏光,迎面走来一对情侣,男的高大挺拔,女的亭亭玉立,看上去,都在二十三四左右,他她手挽着手,窃窃私语,煞是亲密。这使我想起诗句“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的诗句,也许这对情侣正对着荷花许愿:“心心相印,像纯洁浪漫的荷花绽放美好的爱情之花、、、、、、”我望着这对情侣远去的背影,默默地寄语深深的祝福,愿他她喜结良缘,永远幸福。

不知不觉,月亮已经莅临,我不仅被荷花的娇美与烂漫深深地陶醉着,而且被荷叶的无私与奉献深深地感动着。月光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如同一个个耀眼的翡翠盘,托起花姿招展的荷花,使荷花的美丽更胜一筹。这使我想起“红花需要绿叶扶”的常言。我在欣赏荷花的同时,也会欣赏荷叶的神清气爽、无私奉献。荷叶的崇高,在于它奉献的无怨无悔、操劳的兢兢业业。在我眼中,当荷花和荷叶融为一体时,它们的美妙与奇特才真正得以展现出来。此时此刻,我们才更能观赏荷花的妩媚,荷叶的清雅,甚至让我宠若皆忘,特别惬意。

带着游览湿地公园的激动与留恋,在回家的路上,我禁不住回味睡莲与荷花的本质特点。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睡莲与荷花都在水中生长,外形基本相似。睡莲的叶子和睡莲花都要浮在水面上,而荷花和叶子都要挺出水面。睡莲比较耐寒,有的睡莲一年四季都能开花,没有花败叶凋的现象,是水生花卉中比较名贵的品种,而荷花的盛花期一般在七、八、九月间。睡莲的根茎不能食用,而荷花的根茎是藕。藕是非常好吃的一种蔬菜,而藕是在淤泥中生长发育成熟的,这使我对“没有大粪臭,哪有五谷香”的说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随之涌上心头。

美丽圣洁的荷花,我永远爱你!

五台湿地公园,是我常来常往地方!

郎兰英:五台职中退休教师

通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pz/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