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本期导读:

空中没飞来黑天鹅,地上也没见着灰犀牛,可这医药板块,怎么突然就崩了呢?定睛一瞧,原来是财政部的一纸检查公告惹的祸。

据消息人士透露,财政部这次“穿透式核实”是直奔77家药企“七寸”而来,药企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康美药业亿现金凭空消失就是这起事件的导火索。

素材参考:环球老虎财经、财政部网站、首席财务官

6月份的A股,行情异常的冰冷,尤其是生物医药板块,短短5天,2千亿市值灰飞烟灭。

Wind数据显示,最近5个交易日,生物医药板块累计下跌5.83%,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中不幸垫底。申万生物医药板块当前包括全行业只生物医药股,板块总市值为3.54万亿元,5天累计下跌5.83%,相当于跌去了全行业亿元市值。

缘何大跌?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开篇提到的财政部要严查医药企业的费用情况。

可谓“风雨欲来,板块先惊”。

上市药企爆雷频繁,销售费用成问询重点。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通俗点讲就是要对你查假账。

6月4日,财政部发布《开展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一文,要对77个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主要是查企业销售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此次抽查由北京、吉林、上海、江苏、安徽等4个监管局和3个财政厅(局)参与检查。

附:财政部网传版文件全文

圈内人看完检查内容就秒懂,这些都是医药企业最敏感的东西。特别在“两票制”政策推行一段时间后,查这些问题,更能直击某些企业要害。在两票制的大环境下,本次财政部用“加急红头文件”的形式对医药行业的会计检查,无异于从源头上开始遏制药企的喉头。

涉及哪些上市公司?

此次名单中的77家药企,全部为财政部抽查决定,涉及33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港股及美股)。

财政部直接检查的5家药企中,不仅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华润三九、步长制药5家医药上市公司龙头,还包括赛诺菲,百时施贵宝和礼来等3家外企。

为什么是财政部监管局?

医药行业监管中,常见监管部门是药监局、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而财政部监管局出现较少。此次的“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正属于财政部监管局的职责范围。

检查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工作通知明确,此次检查的法律依据为《会计法》。

记者从行业律师处了解到,由于财务记账与纳税息息相关,财务记账问题极可能引发税务问题,此次检查的结果对相关企业而言,很可能触发税务风险。

同时,此次检查内容包括了医疗机构转嫁费用到药企、药企向医务人员支付回扣、高开等行为。工作通知亦明确,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即移交公安、税务等部门查处。

大抽查狙击重点

财政部下发文件显示,为了核实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监管机构应对医药销售环节开展“穿透式”监管,延伸到关联方企业和相关机构,必要时可延伸检查医疗机构。

行业人士对记者解读道,“穿透式”监管针对的是药企的防火墙机制。如果药企仅仅通过第三方套取销售费用,而与第三方之间未开展实际交易,则只要打开第三方的账薄,这种操作方式就会完全曝光。

自年两票制实施以来,各类外包公司为医药企业提供市场调研、学术推广、专业咨询等服务,以相对合规的方式为医药企业提供费用的抵扣和扣除凭证。而药企购买服务的内容真实性、定价合理性,以及与取得收入的相关性,均在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中存在重重疑点。

在财政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jj/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