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诗声古韵诗词楹联期
北京最好的皲裂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28915.html #省文联主席王鸿玉书# 本期主编:王明云 副主编:孙金莲焦海星董家银董真纯王明星 编辑:王奎华夏春明朱清宝徐玉忠齐广利秦永华 荣誉推送:新乡市诗词学会获嘉分会会长郭继军宋贵祥 五绝残荷(新韵) 文/王明云 静待再春矜,荷残爱意深。 分明心内苦,不悔涅槃焚。 五绝:枇杷 文/焦海星 冬日遇枇杷,晴空放白花。 春来收硕果,甜蜜众人夸。 一一晨练偶遇环城公园枇杷开花随想 五绝说葫芦 文/董真纯 别瞧胸挺大,肚量乃真差。 一语稍违意,叉腰气两发。 五绝道法自然 ——看图说话 文/徐建平 指尖弹梵韵,黄叶动金辉。 观顶云天阔,道音墙外飞。 悟 文/王奎华 听禅普济寺,问道武当山。 放下凡尘事,心净自超然。 五律惊闻萧风老师辞世不胜其悲 愿萧风老师天堂无忧,一路走好! 文/孙金莲 萧师乘鹤去,闻讯不胜悲。 断句年前事,沉疴此日知。 只言长聚首,谁信永分离。 解惑兼传道,惟于梦里期。 萧风:本名不知,网络学校中华诗词学院老师,免费教学多年,年轻帅气,带领同学们坚持早读唐诗,断句解惑,学识渊博。 秋夜思 文/王奎华 辗转难入梦,披衣已深更。 树上秋蝉吟,丛中夜蛩鸣。 琐事萦心绕,思绪浪翻腾。 忽得凉风起,点雨打梧桐。 五律咏雪梅 文/无言 三尺尘缘梦,柔丝缕缕升。 皆随云雾去,又伴杏花红。 苑外纷纷落,檐前朵朵重。 桃梅欣待月,月醉西山中。 五律秋雨 文/齐广利 窗雨夜萧萧,寒心孤影憔。 悲弦弹相思,横笛奏无聊。 忆起家乡事,双眸烛泪摇。 聆听檐漏水,滴滴打芭蕉。 《题图-随想》 文/朱清宝 寺院静悄悄,杏叶满院飘。 斜阳复倩影,撫琴溢声宵。 晨鈡醒梦人,暮鼓唤天道。 茶禅同一味,仙界更逍遥。 (杏叶:银杏树叶) 七绝玉壶冰心 ——和清宝兄《茶韵》 文/徐建平 玉镂金雕几匣中,翘盼窗外腊梅红。 寒砂千里疾如箭,恨不温香暖北风。 《冬至》 文/朱清宝 夜长冷月漫寒光,昼短冽风浸曦阳。 千家万户饺饵宴,薪火相传九域邦。 七绝:同盟书院 文/焦海星 同盟山下获嘉城,书院晚清扬盛名。 培育英才贤聚地,现存碑记忆人生。 七绝明日元旦 文/董真纯 一年一岁又将添,冬去春来百事繁。 勿问新花何日放,只瞧身后小青年。 芳菲 文/王奎华 椹紫榴红淡雅芳,李青杏黄馥郁香。 骚客戾止吟风月,涎水垂滴湿文章。 七绝古寺坐禅(平水韵) 文/焦海星 古寺冬寒叶落黄,庙门虚掩盼灯光。 道姑轻弹扶琴坐,一曲禅音绕四方。 七绝素琴禅音 暇光丽影 千年银杏深山藏,秋去冬来落叶黄。 怀抱素琴盘地坐,佛光普照不知凉。 摄影:许寿岩 寒食大风降温有记 文/孙金莲 无端谁个惹风婆,布袋倾翻为恶多。 任性矫狂吹作甚,乾坤一夜返冬河。 禅心 文/晴天 青砖别院历千古,善恶消溶皆为伍。 静气平神独一味,香茗盏盏解心苦。 七绝冬.谜 文/王明云 瑟瑟寒冬落叶黄,清风淡雾霭苍茫。 白云静坐琵琶诉,细品俗尘奥秘藏? 七绝白云寺院银杏赞 文/王明云 听禅悟道数千春,梵语佛音刻于心。 广布恩德施善事,冬来洒落毯黄金。 (银杏入药) 七绝芙蓉一隅 文/秦永华 朝拜芙蓉念庙堂,归心似水进山冈。 白云深处怒花隐,脱俗超凡问道旁。 七绝穿越时空 文/秦永华 姹紫嫣红花万重,赏心悦目乐玲珑。 转山玩水时光美,古树仙宫越顶峰。 七绝·游万善(新韵) 文/宋培梅 虎啸龙吟出万善,悬崖峭壁喜登临。 雄心壮志何言老,摆手笑谈缺憾心。 七绝·赏荷(新韵) 文/宋培梅 鸳鸯戏水小桥边,绿柳孤亭半岛悬。 双桨划来潇洒客,湖心坐赏绽苞鲜。 凉风月夜 文/许洁 寒雨已去,凉风又至,冷月清许。 寂寥披衣起,聆黄叶飘泣。 疏影银光疑是霜,秋已央。 今又佳节临,谁与吾共赏...... 七绝赞太山白菜(新韵) 文/董家银 太山白菜餐桌王,甜脆浑汤入口香。 救主当年成贡品,如今致富把名扬。 (主:指朱元璋) 七律咏白菜(新韵) 文/董家银 百菜不如白菜鲜,价廉实惠贵无攀。 醋熘入口清而爽,凉拌沾唇脆又甜。 七绝·毒疫苗 文/夏春明 毒疫害人关性命,追责问罪不轻饶。 健康语论怜何忍,邪恶根源恨未消! 毒疫针针伤性命,暴财滚滚入腰包。 天良丧尽激民愤,众怒升腾起浪涛! 董家银书 《贺获嘉县诗词 学会成立》 文/董家银(新韵) 春风百里一登台,万树梨桃粉与白。 口吐唐音多气象,笔书汉字见情怀。 清流濯后俗将净,好韵吟成雅自来。 更待心花凭墨润,光华满腹育珠胎。 《贺同盟诗声初成》 文/董家银(新韵) 同盟诗声火星然,技艺切磋效古贤。 妙手方吟八百韵,捷才忽赋数千言。 雅俗平淡自欣赏,拙巧新奇共览观。 盛世人间多梦想,还须我辈写佳篇。 摄影:许寿岩 七绝竹影禅风(新韵) 文/王明云 瘦影扶窗听细雨,纤兰倚箨赏红光。 楼台静立清风伴,愿有虚怀若此篁。 七绝雪竹(新韵) 文/王明云 雪润青竹淡韵环,琼花玉树入眼帘。 只惜旖旎难留住,韧劲柔姿乐享闲。 七律竹影禅风(新韵) 文/王明花 众女倾花我爱竹,房前巷后种成簇。 风摇瘦影扑楼趣,雨打直节覆瓦疏。 叶叶凝结晶样露,枝枝尽挂梦般珠。 思君若谷虚怀态,坐对修心看不足。 七律禅风竹影(新韵) 文/王明云 夜色悄然挂树梢,鹃竹趣影映窗摇。 披衣辗转难寝寐,对镜轻盈理鬓娇。 远燕惊飞云落寞,邻鸡吓散月空寥。 风吹翠韵清凉过,利欲俗心尽释消。 摄影:许寿岩 七律贺金婚 文/焦海星 贺上轻诗咏颂篇,张公结发五旬年。 庆来桃李牛衔草,连遇松杉鹤寿延。 金桂犹存林果志,婚姻尽享孝孙贤。 大濡以沫真情在,禧抱童心共佛天。 七律红军长征81周年纪念 文/陈彦鹏 乌云盖顶斩烟峰,烈马惊嘶跃巨冰。 竖帜披荆击恶浪,横镰握斧破腥风。 伏兵处处空捶首,铁索层层妄锁鹰。 万里差人谁送我?金陵笑指蒋光翁! 七律·寄望(新韵) (小孙女一周岁啦) 文/王明云 浴水娇荷一岁周,玲珑趣巧闪明眸。 银铃脆笑闻人喜,燕语咿呀译者愁。 扭股拧腰萌众爱,行鹅步象跩鸭羞。 他年凤雏插翎翊,咏絮之才妪醉楼。 七律.赛里木湖游(新韵) 文/王明云 湖天一色碧蓝晶,绿毯黄绸嵌钻明。 骤起微风拍岸溅,犹疑泪目殉情凝。 毡房点点炊烟袅,大雁群群牧曲萦。 旷远牛羊纷入画,修心养眼秀空灵。 (注:绿毯,像绿绒毯一样得绿草地;黄绸,环湖满地黄花;殉情凝,有个美丽的传说,此湖是一对为爱情殉情的年轻蒙古族恋人的泪水汇聚而成的。) 临江仙重阳寄友 文/孙金莲 知是重阳佳节到,看花莫要凭阑。凭阑干处易伤寒。 菊英开次第,霜蕊结纷繁。 非独异乡为异客,举觞且自强宽。人生难得是清欢。 书山聊作枕,醉去好安眠。 卜算子 文/孙金莲 携孙于院中游玩,偶见月季丛中有野枸杞一颗,时近初冬,叶渐向枯,惟枝上果实已然成熟,排列有序,颗颗红艳欲滴,玲珑娇俏,惹人喜爱,孙每过此必流连一会儿方肯离开。爱而有记,权作留念。 籍此菊残天,喜见玲珑果。 无息无声傍道边,优胜花千朵。 艳贯小香腮,衣着红如火。 篱下安栖自在身,羡煞蓬头我。 《蝶恋花.姊妹同梦》 (新声韵) 文/王明云 梦入娘门归旧路,老院残墙,故父欣逢诉。 念绪别伤倾肺腑,觉来惆怅思还顾。 欲尽此情频键误,姊妹谋谈,惊梦椿庭住… 遗像尊前齐拜睹,断肠拨乱琴筝柱。 蝶恋花血脉聚中秋 文/董真纯 莫道叶黄心郁郁,正是中秋、团聚真如意。 连日几家席上语,忽然又报添丁喜。 牧野湖边家里去,临近南窗、听看池飞雨。 兄妹空间因地异,休谈儿女读书毕。 江城子秋雨秋意浓 文/董真纯 刚经处暑雨一场,地得墒,意知凉。 果子成熟,随处显红黄。 回想初春凝蕾放,花已谢,子承香。 人生如是有春光,拜新娘,做新郎。 风雨加身,黑发染秋霜。 当效菊花金色样,生傲骨,吐诗忙。 踏莎行·谁家花落夜无声 文/无言 烟雨江南,丹霞溪渚,当年一别春光舞。 踏歌借酒月斜时,此情幽婉深几许。 昔日琼楼,旧时宵宇,东风又过人何处。 谁家花落夜无声,问君醉后知归否? 忆秦娥 文/无言 陵园望,秋风曳草泪成行。 泪成行,墓前哭泣,雨后凄凉。 任凭牵挂隔阴阳。奈何思念人何方? 人何方?丝丝心痛。缕缕情殇。 格律诗基础知识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排律的句数是不限的,但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五言排律。五言律师每句五字,每首四十字;七言律诗每句七字,每首五十六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和绝句都是由两句组成一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四联中,第一联叫起联或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附带讲一下: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一首古体诗可以很长,例如《孔雀东南飞》有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杜甫的《永怀》有句。古体诗也可以很短,如傅云的《杂言》只有两句。 (二)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的特征之一,不论是绝句和律诗都要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在一定位置 句子的韵脚都要用韵母相同的字。所谓韵,一般指韵母或韵母中主要元音及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如东(dōng)、公(gōng)、龙(lōng)红(hōng)电灯字的韵母都是ong,又都是平声,所以这些字就可以押韵。但要注意,韵和韵母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是不包括韵头的。上面的几个字韵母是相同的。但有的字如然(rán)、连(lián)、船(chuán),它们的韵母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韵头不同,但属于同一韵部。它们的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能在诗歌中相互押韵。 格律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排律即使句子再长,也不能换韵,也不许换邻韵的字,如果用了邻韵的字,就叫出韵。 格律诗必须用平声韵,不能用仄声韵;个别的诗押仄声韵,那是变格。 格律诗押韵的位置是偶句用韵(即二、四、六、八句),奇句不用韵。首句原则上可用可不用。五绝,五律的首句以不押韵者为多,而七绝、七律的首句则以押韵者为所。 (三)平仄 平仄是形成近体诗最重要的因素,字句要论平仄是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毛泽东讲律 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平,是指古汉语四声中的上平声和下平声;仄,指古汉语四声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近体诗按一定规则交替使用平声字或仄声字,因而音律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近体诗平仄的规律看起来复杂,但我们可以从掌握它的基本格式入手,然后在此基础 上加以变化,这样就能以简驭繁,便于理解和记忆。近体诗平仄的规则主要有两点: 一是要平仄相间以求声调的抑扬顿挫。如果以平平和仄仄为单位,那么平仄相间无非两种形式: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但是这样在只构成四个字,而近体诗是五言或七言,要构成五言的诗句,就要在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的后面或中间再加上一个字,这就形成了四种形式: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这是近体诗的基本句式。七言的近体诗只在这四种基本句式前后加上相反的平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不同格式的律诗。 第一种是五言的仄起仄收式。句式是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如果在每句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就造成了七言的平起仄收式。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 –- – (甲)细草微风岸(乙)危墙独夜舟 -–- –- (丙)星垂平野阔(丁)月涌大江流 ① –- –- – (甲)名起文章著(乙)官应老病休 -–- ① –-(丙)飘飘何所似(丁)天地一沙鸥 (一代表平, 代表仄。加圈的表示这个字的平仄和四种基本句式中的平仄不合。七言不举例。) 第二种是五言的平起仄收式。句式是丙丁甲乙、丙丁甲乙。如果在每句的头上加上相反的平仄,就成了七言的仄起仄收式。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 ① –- (丙)空山新雨后(丁)天气晚秋来 ① –- –- – (甲)明月松间照(乙)清泉石上流 -– ① –- (丙)竹喧归浣女(丁)莲动下渔舟 ① –- –- – (甲)随意春芳歇(乙)王孙自可留 第三种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式。句式是丁乙甲丙、甲乙丙丁。如果在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也就成了七言的平起平收式。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① –-–- – (丁)城阙辅三秦(乙)风烟望五津 -– –- (丙)与君离别意(丁)同是宦游人 –- –- – (甲)海内存知己(乙)天涯若比邻 -–① ① –- (丙)无为在歧路(丁)儿女共沾巾 第四种是五言的平起平收式。句式是乙丁甲丙、丙丁甲乙。如果前面加入相反的平仄,就成了七言的仄起平收式。例如李商隐的《晚晴》: -– ①① –- (乙)深居府夹城(丁)春去夏犹清 ① –- –- – (甲)天意怜幽草(丙)人间重晚晴 -– ① –- (丙)并添高阁迥(丁)微注小窗明 –- –- – (甲)越鸟巢干后(乙)归飞体更轻 上面这四种格式可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第二两种是首句不入韵的,它们或者是甲乙丙丁、甲乙丙丁;或者是丙丁甲乙、丙丁甲乙。另一大类是第三种和第四种,它们都是首句入韵的,因为只有首句入韵才能够平收。它们和第一、第二种相比只有首句不同,第三种形式是把一的句改为丁,第四种形式是把二改为乙。因为上面所列的甲、乙、丙、丁四中基本句式中甲和丙是仄收的,所以不能入韵。首句要入韵,就必须改为乙和丁,因为乙和丁是平收的。 二是以粘、对循环的原理组接个首诗中的各个句子。所谓粘,就是后一联的出句第二字必须和前一联对句第二字平仄一致。也就是说,前一联对句是乙(平平仄仄平),后一联出句必须是丙(平平平仄仄);强一联对句是丁(仄仄仄平平),后一联出句必须是甲(仄仄平平仄)。所谓对,就是每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应是对立的。即甲对乙、丙对丁。但是如果首句入韵,出句和对句的平仄不可能完全相反(丁对乙、或乙对丁),但出句的第二字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是相对的。上面所举的四种基本形式,都是符合粘对的规则的。 如果不符合粘的规则叫失粘,不符合对的规则叫失对。在唐诗中有少数的失粘,失对的很少见。宋代以后,失粘和失对就更少了。 以上是近体诗平仄的一般规律。但少数诗如上面分析的《旅夜怀书》、《山居秋暝》等,它们并不是每一个字的平仄都和甲、、丙、丁四种基本句式所规定的平仄相符的。关于这个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论,有兴趣请看王力先生《诗词格律》等专门书籍。 (四)对仗 所谓对仗,也称对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对对子。例如桃红对柳绿,山清对水秀等。对仗首先要求词类相同的互相为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等。在名词中,还可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日月风云雨雾露)、地理(山水江湖城邑)、草木(花草桃柳枝叶)、宫室(亭台楼阁门窗户牖),等等。如果是同一小类的名词对仗,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工对。同属名词,但不属同一小类的对仗,叫宽对。对仗还可以分为正对和反对。正对是同义词相对,如菲对不,行对走。反对是反义词相对,如幽对显,智对愚。对仗还要求字面相对,即构成对仗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词的意义相对。当然,也有字面相对而结构不同的。除了讲究字面相对,还必须注意出句必须落在仄声,对句必须落在平声,每个字词也必须平仄相对。对仗大都在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中相同的位置上。也可以先在句中对,然后再两句相对。 近体诗不是每一联都用对仗的,首联一般不用。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常,所以首联用对仗的较多,因为既入韵又对仗比较困难。颔联和颈联一般要用对仗,特别是颈联,必须用尾联则可用可不用,而以不用为常。四联全用对仗的律诗很少见。(王明云摘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刊发布展示的诗词(对联)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某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期主编:王明云 副主编:孙金莲焦海星董家银董真纯王明星 编辑:王奎华夏春明朱清宝徐玉忠齐广利秦永华 推送:新乡市诗词学会获嘉分会会长郭继军宋贵祥 本期摄影:许寿岩 点 击 二 维 码 关 注 编辑gyun 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yiweia.com/dywjj/6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现身边的牛股基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